【台湾生命力】绿色生活地图 发现不一样的竹中

制作绿色生活地图后,新竹高中的学生走在校园里,会低头俯视小草,抬头仰望天空,同学相视会心微笑,关怀生态、尊重生命、爱校护校的心,在学生一步一脚印的踏查中一一落实。
采访/陈文敏 图片提供/陈春义
font print 人气: 80
【字号】    
   标签: tags:

新竹高中美术老师陈素真,响应交大环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的绿色环保地图,并实际参与,在一年级的美术课程中设计为期一年的竹中绿色生活地图。为了指导学生制作竹中绿色生活地图,她邀请荒野协会莅校演讲,大量搜集资料并阅读相关书籍,买了一整箱的书让学生自由取阅,寻找他们所需要的。
陈老师打破传统思考模式,引导学生以不同思维发挥创意及想像力,去发现不一样的新竹高中。

Super教师 点子王

去年甫获选Super教师的陈素真,以她将近30年专业的素养、丰富的学识、敏锐的观察、细腻的思维以及一颗柔软的善心和满腔的热情,面对所有的学生,她始终倾囊相授。

陈老师提到,学生们每天为了升学,忙忙碌碌,没有时间静下来沉淀自己的思考、观察周遭事物,放松即坐在电脑前打电玩,盯着萤光幕,影视文化五光十色,充斥在生活中,和大自然失去联系。为了增强学生的感受力,陈素真特别为竹中学生设计了绿色生活地图,希望借着观察外在环境的经验与情境,找回内在的感受与感动。

陈老师透过艺术史的讨论与美学的引导,启迪学生审美感受,用另一种角度去欣赏校园独特的景观及特色。陈老师并推荐学生阅读蔡逸君的《跟我一起走》,让学生学习在走路当中,用不一样的眼光,观察不一样的景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并且从走路中发现良善的、美好的与丑陋的、凋敝的周遭环境。

令人刮目相看的团队精神

去年下学期以来,新竹高中一年级学生在陈老师的美术课“发现不一样的新竹高中”单元学习过程中,专注、积极投入,兴趣盎然,学生的美术作品饶富创意及想像力,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已经有600多个学生表现出超越以往水平的精彩作品,学生的潜力被召唤与激发出来了,这是始料未及的。

陈素真指导学生用摄影、绘画等方式,让学生们各自找主题,四个人一组,用近距离的“微观”方式,看到一般人视而不察的风景、动物和植物,以发挥创意的概念,发掘他们熟悉却又陌生的校园空间。学生在互动中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在集体制作绿色生活地图的团队中,展现的热情与活力,令人刮目相看。

新竹高中校长张瑞钦表示,此学习单元是由学校美术、电脑、生物、历史、地理、国文、英文等课程做协同教学,所展现出丰富的成果。

发现不一样的校园

由于陈素真老师的熏陶、培养与教化,学生们在制作绿色生活地图中,审慎观察校园,发现校园变得更大、更漂亮了,甚且发现他们更爱逗留在学校里,在漫步校园时脚步放慢了,在校园里有太多细微的地方可以去仔细观察,学生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

制作绿色生活地图后,学生走在校园里,会低头俯视小草,抬头仰望天空,甚至在他们发现校园中有太多的惊奇与美感后,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校园中会心微笑。就在学生一步一脚印,踏查校园的周遭环境后,他们把爱校护校的心落实在为校园把关。

学生在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昆虫鸟兽、建筑外观、林荫步道后,更近一步探讨校园水质、空气、交通、校园空间配置、校园动线规划等问题,从中找寻校园有益的自然生态、人文景点,乃至发现到校园 的一些潜在危险问题,因而提出积极的改进方案,进而爱护学校,共同打造一个美丽的校园。

看到愿景 充满希望

竹中绿色生活地图让新竹中学发光发亮,在新竹市文化中心展出期间,大放异彩,引起许多关注与回响,一些学校校长与社区负责人纷纷前来取经。

绿色生活地图让人与人、人与社区及环境的情感重新连结,也共同创造出一个新的愿景和希望,为自己生活所在的地方留下一份关于自然的、生态的、环保的,以及人文环境的珍贵记录,也是见证生活环境品质的重要指引。

*****

校园观察 从微观到宏观

从观赏学生展出的作品中,发现学生非常努力与投入,以“条条道路通竹中”得到绩优奖的黄柏菘同学说,他的作品衍生概念来自“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平常不注意的地方,顿时鲜明起来,会得奖是团队共同的努力。


以“条条道路通竹中”得到绩优奖的黄柏菘同学说:他的作品衍生概念来自“条条大路通罗马”。

王孟璿同学“竹中水果大拼盘”则颇富想像力,他说,校门口的路灯是甘蔗、篮球场旁边的石头造型像柚子、校园中被砍断的树像干了的凤梨片、捕捉到的一颗树很像释迦、掉在地上的一片落叶是香蕉、从树上掉下来的果子很像火龙果的横切面,竹中水果大卖场,在充满惊奇中几乎令人垂涎呢。


竹中水果大搜寻—篮球场旁边的石头造型像柚子、校园中被砍断的树,像干了的凤梨片、捕捉到的一颗树很像释迦、掉在地上的一片落叶是香蕉。

有一组同学以动物的心情,假想自己是毛毛虫、蜥蜴 、瓢虫、蚂蚁,它们趴在地上,寻找它们在竹中的家。有一组同学在作品中寻找竹中的特殊脸谱,各幢建筑物的窗子外观像极了一张张人的脸谱,校园中的水沟盖很像大象的脸。


竹中脸谱群像之一。


竹中脸谱群像之二。

有一幅作品是校园中铺了黑白小石子的跑道,在学生特殊的影像处理中,像极了铺上红芝麻与黑芝麻的红豆糕。有一组学生找到学校的一棵树,利用光影的变化,捕捉米老鼠的造型。校园中有一片破损的落叶,学生想像为甜蜜的樱桃小嘴,这组可爱的学生在作品中询问“你被吸引了吗?”


学生找到学校的一颗树,利用光影的变化,捕捉米老鼠的造型。

有一组学生等待黄昏时刻,捕捉落日余晖,发现竹中越夜越美丽。最令人动容且津津乐道的是,有一个学生耗费多时,苦苦等待,等待落日掉入篮球框,终于苦心没有白费,他捕捉到了最美妙的时刻———“空心入篮”。


学生等待黄昏时刻,捕捉落日余晖,他捕捉到了最美妙的时刻—“空心入篮”。

陈素真老师表示,logo设计在制作绿色生活地图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她指导学生设计logo,用各种图像表示。学生用logo设计图标示学校的空间规划设计、竹中之音、竹岭建筑风,最浪漫的十大约会地点、最危险的地带。陈老师发现学生设计的logo图案已经有专业水准了,多元且多样,缤纷多采,美不胜收。


学生用音符寻找竹中特殊的声音。

有一组学生的作品是“高空谈眺”,从高空角度看到不一样的校园景致。有学生把教官室列为“危险地雷区”,并画出教官教训学生的小图案,让人喷饭。地雷区还包括校长宿舍,因为校长宿舍充满了铁丝网!还有校园中的辛园位处偏僻地带,学生标示:小心暗夜有人拿刀子。更有一个很特别的危险地带,就是学校的福利社,同学温馨的叮咛:小心荷包失血了!令人捧腹大笑。


学生把教官室列为“危险地雷区”,并画出教官教训学生的小图案,让人喷饭。

*****

绘制自己的绿色生活地图

绿色生活地图不是一张普通的地图,也不是一般街道图,它没有任何方向,也没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是把生活周遭与绿色概念有关的景点,举凡自然的、人文的、健康的、生态的、环保的议题,以我们容易去亲近与认识的方式,借助一套世界通用的图示来代表,就是一张属于我们自己的绿色生活地图。

世界上第一份绿色生活地图是由Wendy Brower女士所创,她在 1992年用图示设计一张“纽约苹果地图”,希望人们深入探索并了解自己居住的环境,之后,绿活图引起大家高度的关切,于是许多国家纷纷跟进。1992年至今,全球已有6大洲、42个国家加入这项国际行动。1998年荒野保护协会将绿色生活地图的概念引进台湾。

一片枯黄的落叶、一些不起眼的小花小草、一棵散发生命力的老树、一幢颓圮的房舍、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联系,都在这张绿色生活地图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