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命力】精研美食 助人为乐

缘于对烹饪的热诚,洪淑姿远赴韩国学泡菜、去印度学咖喱、到日本学拉面!由纯粹喜欢作菜,到投身烹饪教学20年;更因乐于助人的天性,用心引领妇女二度就业……
采访、摄影/张云清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自1986年开始,在中彰投地区从事烹饪教学工作的洪淑姿,缘于对烹饪的热诚,跟随傅培梅等名厨学习烹饪技巧,更远赴日本、韩国、印度学习当地料理,参加各种烹饪比赛,由一位只关心家人饮食的家庭主妇成为中部地区烹饪名师。

自小耳濡目染 契而不舍学作菜

洪淑姿生长于南投草屯乡间,因为母亲很会作菜,自小耳濡目染,对烹饪怀着浓厚的兴趣,虽然在学校学的是家政科,但是烹饪课只是其中的几堂课,能学到的东西很有限,当时乡下地方也没有烹饪教室可以学习,洪淑姿就看着报纸上的食谱学作菜。

结婚之后,洪淑姿感到家庭中烹饪的重要,开始注意家人的饮食习惯和爱好。“我觉得结婚后,踏入家庭是一个学习的开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她说:“夫家环境不错,每到假日都会到外面吃饭,因为我喜欢作菜,我就观察他们都点什么菜。”

婚后4年开始,一心一意想学作菜的洪淑姿,在婆婆的支持下,每个星期从草屯搭乘国光号到台北傅培梅的烹饪教室上课。自认为对烹饪已有基础的洪淑姿,选择中级班,上了第一堂课之后,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我去傅培梅那里去学烹饪之后才知道我什么都不会,很多基本概念都不懂。”她说:“因为我在学校所学的和师傅所教的完全是两回事,学校是理论而已,但是作菜需要巧思、变化还有经验。”因此,洪淑姿回头从初级开始学起。

由于家人的支持,鼓舞洪淑姿对烹饪的热诚,她发现烹饪是一个非常宽广的领域,于是到处拜名厨学作菜,包括江浙菜、日本料理,还有广东菜、川菜等;后来更为了学习道地的料理,专程去韩国学韩国泡菜、去印度学印度料理、到日本学拉面。

洪淑姿正在向学员示范她专程去韩国学的道地韩国泡菜的制作过程。

烹饪比赛常胜军 以教学为职志

因兴趣学烹饪的洪淑姿,发觉茫无目标的学习,会让人觉得无所适从,就拟定一个目标,要开一家简餐店。她说:“那个时候我学得非常起劲,投入很多时间,除了学习还买了很多书。”而为了练“刀功”,洪淑姿更义务的跟着外烩的师傅作“水脚”(帮手、杂务)。

然而,一心想开简餐店的洪淑姿却越学越不敢开,她说:“我觉得一个餐饮小吃的经营者除了研究菜色之外,更要投入大量时间了解餐厅的经营,不然的话一定会血本无归,我会作菜可是不会经营,所以越了解越不敢开店。”

知道经营不容易,洪淑姿马上转变志向,要以教学作目标。于是她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各种烹饪比赛,由于洪淑姿的努力与用心,成了各级烹饪比赛的常胜军,也开始受聘于中彰投地区农会、渔会、妇女会教授烹饪。

1988年洪淑姿因参加澳洲畜牧协会来台举办的“牛羊肉烹饪比赛”获得特优奖,因这个奖项受聘于实践大学(当时的实践家专)台中分部任教,让她对烹饪更有信心,之后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烹饪比赛设计菜单总冠军,她所指导的学生,参加烹饪比赛也都获得亮丽的嘉绩。

1988年洪淑姿参加澳洲畜牧协会来台举办的“牛羊肉烹饪比赛”获得特优奖。

洪淑姿是各级烹饪比赛的常胜军,她所指导的学生,参加烹饪比赛也都获得亮丽的嘉绩。

洪淑姿说:“从事烹饪教学工作就是要勇于创作,以简单的食材变出无穷的创意,这是我最喜欢的挑战。”她认为学无止境,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比别人多一份心,投入更多时间和金钱,虽然已从事教学20年,学习从来没有间断过。

教授第二专长 助灾民渡难关

1999年九二一地震之后,洪淑姿看到许多人因公司倒了失去工作,有人家破人亡,瞬间失去一切、处境艰难,心中十分不舍。当时政府致力辅导灾民第二专长,让他们有谋生的机会。她积极的配合政府,教授失业的灾民台湾小吃,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辅导他们第二度就业。

洪淑姿认为小吃创业班要与当地的特产结合才能创造商机,让已没落的传统农业转型成为休闲农业。当时有许多辅导成功的例子,如台中县的“石冈妈妈”,当地是客家庄,以客家小吃为主;而南投县的中寮和兴村则以当地的农特产为主题,开发不一样的养生料理,目前都经营得非常好;还有人作送餐服务,都能独当一面、做得有声有色。

目前洪淑姿除了在南投基督教青年会(YMCA)“第二专长培训班”辅导学员创业和就业、及各地农会家政班教授烹饪、农产品腌渍外;同时也是南投县外籍新娘关怀协会的志工。“因为南投县的外籍新娘非常多,来自不同国家,很难溶入我们台湾的饮食文化。”她说:“我从年节菜开始,第一个节日就是端午节包粽子,再来中秋节烤肉,冬至吃汤圆,过年作年菜,跟她们分享年节的气氛。”她希望藉由年节的菜肴让外籍新娘早日融入台湾的家庭。

洪淑姿在南投基督教青年会“第二专长培训班”辅导学员创业和就业。

洪淑姿希望藉由年节的菜肴让外籍新娘早日融入台湾的家庭。(洪淑姿提供)

*****

辅导创业 分享成功秘诀

行政院劳委会委托南投基督教青年会(YMCA),辅导南投、彰化两县的妇女二度就业、重新走入职场。在YMCA教室里,坐满了待业的妇女,洪淑姿不厌其烦的说明创业的秘诀,她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个需要工作的人找到合适的生财之道。

在YMCA教室里,洪淑姿不厌其烦的向待业妇女说明创业的秘诀。

自九二一地震之后,洪淑姿做了很多小吃班的辅导,看到许多人失去工作后要转行,以为开小吃店比较容易,却没有考虑如果基础打得不够,很容易“匆匆开店、草草收场”。

洪淑姿指出,很多人以为跟老师学了一段时间就可以开业了,但功夫没有打好,会碰到很多瓶颈:对自己的产品不了解(保存问题、条理过程不熟),且不懂应变,所以会造成商品变质却不自知的状况,品质不稳定造成客人的流失,她说:“只要客人流失想要再拉回来已经不可能了,看到他们投入很多时间、精神和金钱却草草结束,实在很可惜。”

还有,她觉得40岁左右的妇女朋友最需要赚钱贴补家用,因为孩子慢慢长大,上学需要钱,可是就业市场那么小,找工作也有困难(因为业主多喜欢找年轻的),有些人要照顾孩子也不能出去工作,所以就想辅导他们,帮他们找到一个赚钱的管道,解决开店缺少资金的困难。

洪淑姿辅导他们第二专长的训练最主要是在进入职场或创业之前,先了解市场的评估,让他们在创业前不会对创业怀着恐惧感,以为创业是遥不可及的事。她说:“我辅导他们创业不需要开店,如餐车、摆夜市等定点贩卖方式,甚至在家也可以作生意。”

洪淑姿说乐于助人是她与生俱来的本性,看到学员顺利就业、创业,家庭经济获得改善是她最高兴的事!

*****

烹饪三要素:有时间、有兴趣、有赞美

从事烹饪教学二十年,桃李满天下。许多因不会煮菜而视烹饪为畏途的家庭主妇,经过洪淑姿细心指导之后“功力”大增,经常有学员与她分享自己的“成就”,让她感到十分欣慰。

洪淑姿举例说:南投文化局的妇女大学,有一位学员本来不会作菜,很怕过年,因为小姑小叔都回来,大人小孩两三桌,买了很多菜却不知怎么做。来上烹饪课后,第一年依样画葫芦差强人意,第二年就受到大家的赞美,让她信心大增,很有成就感,到第三年很期待过年,可以大显身手!

许多因不会煮菜而视烹饪为畏途的家庭主妇,经过洪淑姿细心指导之后“功力”大增。

洪淑姿指出,学烹饪有三要素:要有时间、有兴趣、更要有人赞美。她说:“台湾人不善于赞美,其实赞美是煮菜的人最大的原动力。”她建议每一个家庭中的成员要不吝于赞美,这是促成和乐家庭的润滑剂!而家人的支持更是事业成功者最有力的后盾。她说:“当初我就是有婆婆帮我照顾孩子,才能放心的去学习,这是我一直到现在都非常感激她的,因为她的支持,促进我在这条路上一直往前走。”

洪淑姿表示,一路走来,最大的成就感,是用最普通的食材作出最顶级的料理,这是让她最引以为傲的。而创作不是哗众取宠,她认为传统的东西才能持久,虽然现在市面有许多新奇的食物,但也出现许多强调传统、古早的饮食店,很受欢迎,因为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一定有它的渊源,才是值得保存的。@*

洪淑姿认为创作不是哗众取宠,传统的东西才能持久。

洪淑姿表示,一路走来,最大的成就感,是用最普通的食材作出最顶级的料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