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阿卡朋友 台湾青少年志工泰北故事

标签: ,

【大纪元4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四日电)去年暑假,在十四岁少女黄书虹带领下,十三位台湾青少年远赴泰北清莱山区育幼院展开志工之旅行。他们为院童策划课程、协助兴建教室,一一完成许多在台湾没做过的事。公共电视随同采访,将这段有意义的旅程制作成纪录报导“我和我的阿卡朋友”,今天下午五时三十分播出。   

带队赴泰北的黄书虹来自新竹,父亲黄天人是牧师,多年来开放自己的家作为中辍生的中途之家,他与泰北清莱山区创建“以马内利恩慈育幼院”的林美云牧师熟稔。去年五月,黄书虹跟着十五岁的姊姊书亚到育幼院当了一个月志工,经台湾媒体披露,获得许多回响,促成这十三位平均十四岁青少年的暑期泰北志工行。

在黄天人刻意安排下,黄书虹第二次的泰北行脱离姊姊看顾,单枪匹马带队前往。“我和我的阿卡朋友”节目就以团长书虹的第一人称叙述,贯穿全集。

泰北资源匮乏,加上语言不通,台湾青少年志工一开始便面临冲击。他们教授院童中英文、在当地阿卡族工匠指导下协助搭建教室、帮小孩洗澡,并协助其他工作,还带着院童学习攀岩。此外,志工也学习当地刺绣等文化,在志工之行中进行文化交流,学习成长。

向来不太做家事的青少年志工卫彦廷说,回台后他开始懂得主动帮忙家务事。就读护校的彭诗惠最难忘的事是,有一次听到十二岁的院童对妹妹说“要努力做,不能再被赶走了”;原来幼小的他们以为被父母当“人球”弃养是因为自己没把事情做好而犯错。彭诗惠结束暑假志工行后,今年寒假重回院区帮忙。她希望有更多医学、护理科系同学能去泰北协助医疗卫生工作。

公共电视团队去年随同纪录采访这段青少年志工之旅,为让社会大众更了解这群台湾青少年的心路历程,以及泰北少数民族阿卡族院童的成长故事,制作成一小时完整节目“我和我的阿卡朋友”,让大家看看这群台湾青少年如何接触、认识东南亚邻近国家的状况,了解人的生活方式有这么多种可能性,也让他们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

相关新闻
话题:男人会同时爱两个女人吗
佛家故事:慧达
宜兰儿童节前夕 为病童祈福
副局长遭报跳楼 公安系统受震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