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做理想生活 vs 逃避现实生活

佳灵

人气 10
标签: ,

【大纪元5月18日讯】从secondlife.com的网路应用服务看来,正面来说,使用者终于可以实现人长久以来期望能订做理想生活的需求,但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反面来说,是不是会让人更理直气壮的逃避现实生活,活在幻想中的虚拟世界,更甚者,造成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混淆?(图片来源:(Copyright2007,Linden Research,Inc.All Rights Reserved/))

虚拟人生与现实的混淆

当然,SecondLife不像YouTube已经有些许充满争议性的案例出现,但是,我们却可以回忆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在电影:网路上身(The Net)中扮演的软体分析师,现实生活的她足不出户,虽然网路虚拟世界,提供了对外界世界有恐惧感的她另一片工作与社交的空间,但是在个人资料被操纵窜改后,真实身份反而被边缘化。这可能性是难以否定的。

说到电影,我又想到另一部电影:骇客任务(Matrix),基努.李维(Keanu Reeves)饰演的电脑骇客安德森生活在自以为正常的世界里,直到有一天,莫斐斯(Morpheus)告知真相,并带他进入真实的世界。他才知道自己所认知的正常世界,竟然是由电脑所建立的虚拟社会,得知真相的他,从此与“电脑人”不断追捕、奋战,并成了真实世界的救世主(the one)。

大胆的想像一下,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在SecondLife中设定的虚拟人物,像尼奥(Neo)一样,突然惊醒发觉原来自己只是虚拟电脑世界中的一个3D人物?


会不会?有一天我们从某个人、或某个地方得知真相,惊觉我们自以为实实在在、摸得着、看得到的现实生活,原来也是在另一种高层生命掌控下的“母体”(Matrix)?正如佛家所说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说法,就像,当我们看着电视,却发现框框中的是,正在看电视的我们,看着正在看电视的我们,看着正在看电视的我们,不断地、无限地向微观延伸着,无穷无尽。

如果以上的想像已经造成您思维上的混淆与困惑,请原谅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及对无限可能的放纵。让我们从电影回归主题吧!


现实与虚幻的喜与忧

网路连线的无远弗届与网站社交功能的日趋完善,似乎解决了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疏离感,并建立另一种联系方式,反思笔者自己,身为网路重度使用者,如果您跟我一样,越来越习惯、越来越依赖用MSN和SKYPE等网路工具和朋友用打字方式聊天?减少了对话或会面的交心与交流?仔细想想,原本希望解决的人心疏离感,究竟是缓解了?还是加重了呢?

说到SecondLife的应用,对于逃避现实生活倾向者,无疑是一大福音,但是,如果长期过度沉溺于虚拟生活,会不会造成现实与虚幻生活的混淆,甚或严重者,造成身份错乱或妄想等后遗症呢?

是的,现实生活的确不完美,总是充满这样或那样的挫折、矛盾、或冲突。如果人人选择逃避,筑起高墙,建起虚拟的自我世界,即使真能如己所愿、随心所欲,即使符合自己的喜好、理想和向往,那真的就是苦苦追寻的幸福吗?

与其抱持逃避态度,沉溺网路游戏或虚拟人生,不如面对它、克服它,虽然难,却会有艰难挑战后胜利的成就感,流汗付出后获得的充实感。

学着面对现实难过的挫折、学着超越复杂难解的现况;在矛盾冲突之中,提升个人EQ、累积人生经验,珍惜既有的一切,把握难得的机会,把吃苦当作吃补,从中成长、成熟。◇(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微软公布新行动电话网路浏览器
Google推新介面 增加新功能栏搜寻一键OK
公用电脑列印网路申报档  不致遭木马攻击
HiNet网路擂台大赛登场 总奖金300万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