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再出手 北京又升息

标签:

【大纪元7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萍英特稿)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傍晚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零点五个百分点,这是人行今年第六次动用此一货币政策工具,也是短短十天内,北京再次出手进行宏观调控,充分显示中南海领导人对经济过热的忧心,影响所及,中国大陆股市可能将面临严苛的考验,回档整理恐难避免。

面对经济火红的发展情势,北京在七月二十日宣布经济宏观措施,财政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不仅调降利息税,同时调高存放款利率,然而这项政策宣布后,反映在股市却是“利空出尽”,在国际主要股市连日来出现大跌走势之际,沪深股市反而持续走坚,频创新高,再度掀起中国大陆股民们踊跃投资股市的热潮,许多投资机构也乐观看待股市前景,甚至喊出“没有熊市的问题,牛将再度发威”。

然而,在中国大陆经济看似一片荣景的背后,却潜藏着经济可能失控的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地物价的持续飙涨,有如脱缰之马,物价的涨势更甚于股市的涨幅,不久前的猪肉价格一日三市,最近的方便面一下子就要调涨三、四成,民众对物价飞涨的抱怨不满之声此起彼落。

有人认为,股市上涨是好事一件,反映经济的荣景,至于物价上涨只是水涨船高罢了,不必太紧张。不过,这种看法其实似是而非,根本原因在于买卖股票的民众毕竟只是广大群众中的一部分,基本上都是经济状况还不错的人,也就是股民们俗称的“有点经济能力的人”,或者是“有钱人”,股市的上涨或下跌只和这些人有关,但物价的上扬就不一样,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换言之,物价上涨时,有钱人或许不觉得怎样,还能应付,而穷人家生活就倍感艰辛,缴不起学费念书的大有人在,吃不起猪肉的人也所在多有。

不久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公开要求各级单位做好猪只产销工作,审慎处理猪肉价格飞涨所带来的问题,务必要让社会大众人人都有猪肉吃,人人都吃得起猪肉。由此可见中国大陆物价飞涨的情形,连北京领导人都不得不出面喊话处理。

其实,不仅温家宝如此,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对经济问题忧心不已。七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召开会议,主持会议的中共中央总书纪胡锦涛在会中明确表示,当前投资增幅仍处高位,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贸易顺差仍在扩大,结构调整仍然滞后,一连四个“仍然”,反映胡锦涛对经济问题迟迟未能解决的不满。

此外,会议并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消费者物价)涨幅扩大,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问题亟待解决,明白点出问题之所在。

非但如此,会议更提出,要坚持把遏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控制价格总水准过快上涨,进一步指示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具体做法。在中南海领导人亲自出面讲重话的情况下,北京再度进行宏观调控也就可以理解。

事实上,北京在这之前曾多次进行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最近甚至一改以往只使用升息的单一金融政策而接连祭出财政与货币两大政策并用的“组合拳”,第一次是五月下旬,第二次就是七月二十日,双管齐下的方式来调控火红的经济。不过,成效似乎不彰,最明显的例子是,一向被视为经济橱窗的股市,最近几次宣布宏调政策后,股市均以利空出尽大涨回应,宏调政策似乎成为股市的反指标,这让北京是忍可孰不可忍,因而宏调政策一波又一波,不仅力道也一波强过一波,时间也是愈愈来紧密。

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宣布,自二零零七年八月十五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零点五个百分点,其实这已是人行今年内第六次动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也是二零零六年以来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距离中国国务院七月二十日宣布调减利息税和人行加息,仅仅间隔十天,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引述此间市场人士的看法认为,最近货币政策出炉之频繁,实为近年来所罕见,再印证前述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南海领导人对于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忧心与不满,同时透露出坚持经济正常发展的决心与毅力,至于这项苦心是否能落实并为人民所接受,七月三十一日的沪深股市表现就可看出端倪。

相关新闻
中国财政部8月起征收原油出口税
经济明显过热 中国宏观调控趋明朗
七月十一日亚洲财经要闻
北京公布宏观数据  沪跌深涨  静待政策出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