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清白吏”杨震

茹之
font print 人气: 52
【字号】    
   标签: tags:

东汉时期有个叫杨震的人,自幼就苦读诗书,通晓经史,人称“关西孔子”。

杨震不喜仕途,一直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后来,大将军邓骘听说了他的才能,就下令征召他为官。杨震做官后,为官清廉,从不接受贿赂,先后四次升迁。在他前往做荆州刺史之时,他的老朋友王密怀揣着10斤黄金深夜来探望他。王密是杨震以前举荐为官的。

杨震拒绝接受黄金,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回答道:“深夜没有人会知道的。” 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非常羞愧的走了。

杨震后来又调到诼州当太守。他从不接受别人的私下拜请。他的子孙们吃的是粗茶淡饭,出门也不乘车。有的老朋友或家族中的长辈劝杨震给子孙们置办些产业,杨震却说:“我要做一个清白吏,让后世人称我的子孙为清白吏的子孙。我把这种传统留给后代,这不是最丰厚的遗产吗?”

好一个“清白吏”!如今中国的官场中又有几人敢堂堂正正的说自己是“清白吏”呢?又几人懂的留给子孙最丰厚的遗产不是钱财的多少,而是一种流芳百世的精神呢?

(资料来源:《后汉书‧杨震传》)

转载 正见网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1/10/50352.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杨鼎,明朝陕西咸宁(今西安)人,字宗器,少时家贫,特别喜爱读书,举乡、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编修,官至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谥“庄敏”。
  • 吴起是战国时卫国人。他为魏国领兵伐秦,攻取了五座城池,长期固守西河,使秦军不敢东向,功劳很大。
  • 干宝是晋朝人。他父亲有一个侍婢,很受父亲宠爱,但是干宝的母亲很是妒嫉。等到父亲去世下葬时,母亲把那个侍婢活生生推下墓穴埋了,那时候干宝还很小,不懂事。
  • 信陵君是春秋时魏安釐王的弟弟,仁义爱人,方圆几千里的人都争着来归附他,他有门客三千人。
    有一次,信陵君正跟安釐王下棋,北边传来边报说:“赵国发兵犯边,将要入侵了。”
  • 明朝蔡茂春在作司官时,大学士郭璞很是同情爱护他,想让他担任签宪来主持督学工作。
  • 鲍叔牙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初鲍叔牙常和管仲一起做生意。管仲家贫,经常占便宜,但鲍叔牙始待他很好,也没有什么怨言。
  • 商纣王即位后,宠爱妲己,不理朝政,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
  • 清朝阎正衡,字季蓉,湖南石门人。阎正衡非常喜欢读书,因住地偏僻,不容易找到书,从友人那里借到《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他连带注解一起读完,几个月后都能记住。
  • 清朝时曾国藩在九江与太平天国开战,大败后,又在抚州招练新军,同时四方招士,有能够献一技一能的都得到了录用。
  • 宋朝时张忠定公(张咏,甄城人,字复之,谥忠定)巡视公务回来,看见一个小差役睡着了。忠定公问他:“你家发生什么事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