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院士被指抄袭他人论文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1月13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三日电)广东“南方都市报”报导,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天,福建农科院两名退休研究员发电子邮件给中国著名的打击学术造假网站“新语丝”,指谢华安有论文是抄袭他人著作而成。

据报导,谢华安是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因为培育出高产、抗瘟、质优、种植面积连续十六年居中国之冠的“汕优63”水稻,在业内颇负盛名,并于一九九六到二零零六年担任福建农科院院长。

一九九五到二零零五年,谢华安先后五度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审核中落败;直到去年,他才成功成为中科院院士。

这次向“新语丝”提报举发资料的福建农科院退休研究邱实(化名)表示,谢华安的论文“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Ⅲ光合特性与光能利用率”是一个朋友告诉他的。“朋友说,谢华安没做过光合研究,怎么会有相关数据?”

邱实找来那篇论文,发现里面没有任何一项引用注释,只在文后列举十六篇参考文献。他专门跑到福建农科院图书馆,借来几篇参考文献与论文对照,发现谢华安论文中六个表格的数据,与参考文献中的三篇论文的数据有惊人的一致,略有差别的是计量单位不同或表现形式不同。

这三篇论文是江苏省农科院同一个研究团队所写的,都于一九八九年发表在“江苏农业科学”刊物上。

另外,福建省农科院研究人员周易(化名)认为,“汕优63选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谢华安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他表示,二零零四年,当时的福建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乌齐找人编写这本书的章节题纲,随后找来十多名中青年科技人员,要他们依照章节查找文献,搜集资料,着手编写。

不过,这本书出版时,编著者署名只有谢华安,真正的撰稿人在前言中被归入“帮助完成资料收集、打印和文稿校对工作”人员之列。

周易说:“事实上,谢华安没写过一个章节,只参加过书稿的讨论会。全书七十多万字,头年八、九月份开始写,第二年一月份出版,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一个人怎么能完得成?”

虽然遭到质疑,谢华安去年还是当选中科院院士。对此,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局长马扬说:“在院士增选过程中,的确接到过举报谢华安的材料,我们也派人去调查过。”

他表示,他们严格依照程序行事,调查结果在院士增选大会上公布、讨论过。最后,谢华安以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当选院士。

与谢华安共事多年的前福建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乌齐则表示,“我们应该相信中科院的评审结果。已经决定的事,不要再争论了。”

王乌齐说:“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都吃过汕优63。谢华安的贡献非常大,完全有资格当院士。有极少数几个人,因为不当要求被谢华安拒绝,闹意见,闹情绪,到处告状。”

他表示,“那篇论文只是注释不规范,小的瑕疵而已。”至于谢华安编著“汕优63选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过程,“请人搜集整理资料很正常。”

相关新闻
台湾工程师控告盖茨侵权
耶鲁大学教授指控北大学生论文涉嫌抄袭
幸运草招衰运 名模海蒂挨告
棒棒堂小巨蛋将开唱  元卫觉醒将任特别嘉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