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伟:“就业高压症”困扰着中国

严家伟

标签: ,

【大纪元1月13日讯】记得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对我们说“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人们的就业根本没有保障,学生毕业之日就是失业之时。而我们新中国每个人都有工作的保障,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的优越性”。我当时对这些话不仅深信不疑,而且对自已能生活在如此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真感到三生有幸,无比自豪了。

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往日幼稚的轻信便逐渐被无情的现实所击碎。且不说包括自已在内的许多亲友,在政治运动中莫名其妙的遭灾,沦为政治“贱民”,过着非人的屈辱生话,何言什么保障?而到了所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来临时,更看见一批批的学龄青年,莘莘学子,既被强令中断学业,更无择业自由,甚至连自谋生路也不允许,被强迫去接受什么“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实际上正如当时一位“知青”说的:政治犯是被公安局戴上手铐送去劳改;知青们则是敲锣打鼓的把你“欢送”下乡去劳改。这已足见所谓“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已是黔驴技一穷了。

时至今日,在所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奇迹,甚至一些像当年大跃进式的头脑发热的“学者”,文人们预言中国将在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一派“盛世”,“和平崛起”的颂歌声中,中国人却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2008 年给中国带来的将是一个“就业高压年”。近年来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好的情况就是毕业后有70% 的人能就业。2006 年高校毕业生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是413 万人,也就是说将有30% 即124 万人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2007 年高校毕业生已高达495 万人,也就是说将有148 万人毕业后又找不到工作。据报载,一位不愿透露真名,毕业于毕东师大中文系的博士生,欲找一个高校教师的工作,从2005 年至今,他已记不清发了多少份求职信及简历出去了,至今仍音信全无。他已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试看今日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每有招聘之类的活动,尽是人山人海,有时一个岗位只招聘几人,应聘者竟是几十甚至几百人,僧多粥少已使求职心切者不得不使出各种高招,绝招,各显其能。有的在简历中乱编神吹自已曾担任过某校学生会主席,团支书,受过何种奖励;而有的女生,在简历中附上自己极性感的“写生照”,自我介绍中称自己性格温柔,善解人意。几乎在以“金丝雀”自荐了。至于求职公务员,这个当代中国第一热门职业时,那更是“千万人过独木桥”的盛况,有时一个公务员的岗位,竟有上千人报名应聘。由于“供”太过大于“求”,有的地方部门对来求公务员职务者,提出了些莫名其妙的要求 ,特别对女性,什么身材匀称,面目姣好,气质极佳都还嫌不够,甚至提出求职者要“双侧乳房发育良好且对称”,被媒体爆光后,一时传为笑谈,问这究竟是选公务员还是在“选妃”?

遥想十多年前,大学生,还被人捧为当代的天之骄子,可是现在随着教育大搞产业化,“分数不够钱来凑”,“年年扩招(生)再扩招”,大学校门向“钱”开,有才无钱莫进来,结果大学校长、领导成了暴富一族,至于教学质量如何,那就不好说了。于是有人顺口溜道:“博士生坐满一礼堂;研究生站满一走廊;本科生挤满一操场”。更有人拟成一对联,上联是:“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下联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话虽有些夸张,确也反映出了在今日中国即使持有高校文凭,甚至硕、博士者,都面临就业难的极高的压力。更遑论无钱取得大学文凭的人了。而一个大学生,每年的费用至少也得在 6000 至10000 元,这对大多数农民及城市贫民,是几乎无法承受之重。因而大量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城市中无高学历的中,青年就组成了中国今日一个特殊的群体,而且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富余劳动力”。从字面上好看极了,又富,又有余,都是好事,说穿了就是无事可做的失业者。这些人要找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困难极了。如果要自谋职业,在缺少资金,又无特殊技能的情况下,许多人只有去做点小生意,摆摊设点,以求糊口。但就这样的求生也是极不易的。除了工商、税务,层层关卡,处处要钱,还经常受地痞流氓欺负。而且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形象面子,往往认为这些人影响了官员们的所谓“市容市貌”,对这些人百般设限,多方打压,甚至当成“敌人”、“坏人”一般的对待。于是在城市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既非军人,又非警察,也非司法,检调人员,却堂而皇之的出来“执法”,这群四不像的人名曰“城管”。身穿制服却蛮不讲理,动辄砸摊,毁物,没收东西,甚至打人,个别地方甚至伤人至死。小摊小贩一见这群人,如羊见狼,既恨之入骨,又怕得要死。有些摊贩边收东西,边跑边喊“鬼子进村了,皇军扫荡来了”!但为了吃饭,他们也只好硬着头皮,把当年革命电影,小说上宣传的,对付“皇军、鬼子”的那一套游击战术,麻雀战术也拿了出来和城管大人们打一场“人民战争”,来个“敌进我逃跑,敌退我摆摊”,弄得城管们疲于奔命。于是当地政府便在“城管队之外又再组成一批“协管队”,同样用纳税人的钱养活他们来干同样的事。这当然也算是多了一些就业岗位,但却压缩了更多人就业求生的空间。而城管,协管也不是谁都能干的,还得必须有一定的关系,背景才进得去的。所以越是弱势的人群,其就业求生的空间就越小了。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前不久指出“中国正面临一场就业战争。 …… 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在新世纪十年中最为严峻的发展挑战”。而且在可见的近期还看不到有任何好转的希望。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旧的工作岗位被摧毁的规模远远大于新的工作岗位出现的规模。而且随着资本的深化和竞争的白热化,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必然要进一步减少用工人数。由此引发的大规模的,突发性的下岗与失业的“洪水”一旦出现,对中国的社会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已迫在眉婕的危险了。如果还成天沉醉于 GDP 的增长速度,“盛世”、“崛起”一类的颂歌,那只能是“居危思安”的愚昧与无知罢了!
──转自《自由圣火》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免费华人教育及职业讲座
上班族进修预算微幅衰退
严家伟:诗味与含蓄
调查:美员工信心指数大幅下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