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云横南岭家何在 雪拥韶关车不前

十年砍柴

标签: ,

【大纪元1月31日讯】暴雪落在中华的腹地。五岭以北,大江两岸,皆是一片雪国。

昨晚打电话问候守在湘中山村的父母,谢天谢地,电话还通。老妈说,她记事起没见过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屋檐下吊着一串串冰凌,你们几弟兄凑过一份钱村里刚修好的水泥路,厚厚的冰多日不化,没人敢在上面开车。老爸整日守着火炉。停电好几天了,因为乡村电网常常不稳,家里常备的煤油灯派上了用场。还好,因为早就准备正月老爸七十大寿,家里煤炭和木炭充足,仓里有稻谷,圈里有肥猪,腌菜和酸菜有好几缸,暂时吃饭不成问题。只是我担心父母又得过一个寂寞的新年,我是因为刚搬新家,必须在北京过完新年,破五后再回湖南,歪打正着避开了新年前的暴雪;哥哥本来准备从桂林回家过年,汽车不能上路,火车票买不着,只能推迟到新年后;弟弟倒买上了腊月二十六成都启程的火车票,能否准时返湘还是未定之数。

我想像着我父母现在的生活,已退回到二十多年前我的少年时光。那时候出村必须靠步行,照明靠油灯,喝水靠肩挑,我们的祖先如此在那个山村生活了好多年,没觉得不能忍受。在暴风雪为华中带来灾害时,像我家那种偏僻落后的地方,反而显出抗风险的能力。因为那儿的人们对外部的依赖性小于都市。在一个社会生活和经济结构现代化到可称盛世的国度,而政治生态及其决定的公共服务水平近乎中世纪,整个社会防范风险的能力其实是最脆弱的,几乎处处是阿喀琉斯的足跟,稍有外力加诸就有灾难性的后果。此次雪灾便可证明。

我的曾祖父、祖父,当年也曾背着包袱远出讨生活,他们一步步走到贵州。那时候,没有汽车没有公路没有火车没有铁路没有电没有电话,他们对所有这些现代化的工具不能指望,所以他们从迈出第一步开始,就按照自己的人生经验,依靠个人的体能行走在山川草泽之中,就这样他们依然开辟出一番小天地来。而今,人们的生活被捆绑在现代技术之上,看上去强大无比的先进技术,如果没有人自身组织的保障,越强大越先进越容易带来灾难。

几十万湖南人在广东讨生活,他们之所以能去广东,拜现代的科技和经济模式之所赐。然而,就因为老天爷打了个喷嚏,于是呈现了这一幕:

云横南岭家何在 雪拥韶关车不前。

我们看到了,养育我们的天地,今天被人频频当成了替罪羊。

──转自《十年砍柴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贺中华:炎黄春秋谱新篇
金海涛:灰暗的2008
贵州交警:“人冻死火葬场没油烧”
中国雪灾对贵州及湖南台商影响最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