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学新鲜人的一封信(5)

选择“慢难苦”之路!(上)
杨硕英(台湾中山大学企管系副教授)
font print 人气: 19
【字号】    
   标签: tags:

欢迎你进了大学之门。

先请问你进大学是希望成为一个赖到中午才起床的学生吗?希望成为一个生活越来越不正常、几乎天天熬夜、经常翘课的学生吗?希望成为一个身体愈来愈糟的学生吗?……这些虽是很唐突,但却可能是很重要的问题。我相信没人是抱着这样的希望进大学的,然而实际上却有不少的大学生后来就是这样,有些甚至被退学。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大学生活里面隐藏了一些选择的陷阱,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对于这些陷阱认识不清,以致大三大四时赖到中午才起床、生活越来越不正常、几乎天天熬夜、身体愈来愈糟、经常翘课、甚至被退学。

再请问你一个问题:青蛙要怎么煮?你把青蛙丢到滚水里,它马上跳出来,只不过受点皮肉之伤。你如果把它放到冷水里用小火煮,一会儿它虽然觉得热,但很快就适应了,后来在逐渐适应热的过程中,就被煮死了,这就是“被煮青蛙”的厉害与可怕之处,会致命的威胁竟让青蛙无法觉察而被煮死。我没有在危言耸听,前述那些大三大四时愈来愈糟的不少的你的学长姊就是被煮的青蛙。

为了认真为你写这封信,我这几天认真访问了4位修过我课的研究生。有位研究生认为大一的时候最关键。在高中的时候6点多就起床,否则会被记迟到,生活作息是有纪律的。但我认为这种纪律是来自“外控”,而不是“内生”。大学的环境比较宽松,大多住校或住学校附近,又近又没人管,也就比较晚起床。后来没课的时候多睡一些也无所谓,有课呢也是赖到最后一刻才起床。

有些同学因为太晚睡,早上起不来,而大部分教授又不太点名,所以干脆就不去上课。其他同学有样学样,于是晚睡晚起竟然成为大学里一个理所当然的现象,从大一到大四逐年恶化,到后来竟有学生睡到下午才起床。这就是大学里最普遍的一个“被煮青蛙”的现象。

如果你的纪律是来自父母或学校的“外控”,一旦走入宽松、开放、自由、多元的大学生活,你就很容易放任;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父母或学校从没想过如何培养孩子“内生”的纪律,而懂得培养自己“内生”纪律的孩子更是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吸引大学新鲜人的活动又多又新鲜,一不留意就会使你读书时间减少,用于其它活动的时间增多。到了后来有人甚至花了大量时间上网、打电玩、忙课外事物……生活开始不正常、熬夜、翘课。有些同学后来上课竟成了副业,打工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而是为了满足更大的物质欲望,美其名为增加社会历练;如此忙上加忙,生活越来越不正常,几乎天天熬夜、经常翘课。可怜的父母还以为自己的孩子天天熬夜苦读,忙得没时间打电话回家呢!

生活作息不正常,当然对健康有很不好的影响,加上功课忙,其他活动、杂事也不少,也就更缺乏运动,又不懂得什么养生之道,大三大四时的身体健康就“被煮青蛙”而逐渐下滑。

怎么办?你可以开始学习说“选择”与学习“反煮青蛙”。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学是一个在本质上与过去的学习完全不同的阶段。因为本质不同,过去的失败者,将有机会在大学取得成功;相反的,过去的成功者,也可能在大学落入失败区。而成功与失败,端视自己如何开展这段大学生活。
  • “大学之路”众人向往之,一个与高中生涯十分不同的阶段。“大学”拥有探索历史、文化、生活、社会现象及生命和宇宙科学等等的基础知识与设备,更难得的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态度与行动力。

  • 同学,你好,恭喜你!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接受四年高等教育的洗礼,进入大学念书,是人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里程碑。这不是一篇“长者对晚辈说教”的文章,因为:第一,我没那么老;第二,我也没打算那样写。但我希望与你分享:怎样读大学最有趣、最好玩、也最能满载而归,也希望能协助你毕业后顺利踏上就业之途。
  •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怎么过这一天,我们的决心很重要。可是,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在安逸中长大的年轻人有多少能够做到?神韵作品网站发布飞天大学学生娱乐作品《时间》以及《决心-时间之续集》,表现一群年轻人如何在紧张的训练中励志进取,一点一滴中过好每一天的心路历程,吸引大量粉丝观看。有观众被感动到“泪目”,有观众下定决心要做到“持之以恒”,也有观众认为“这部片子值得每周看一遍!”
  • 台湾大学入学学测成绩出来了,同学与家长们或许正为接下来怎么办而烦恼,是要利用“繁星推荐”,还是要用申请入学,抑或是再准备指考拼一拼?或许,建国中学学生廖伟皓的故事值得参考。
  • 以ikinz101为名的作者,以自己的经历,给中学新生十点告诫,或许对初中新手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会有所帮助。以下是文章的要点。
  • 每年这个季节都是维州12年级学生担忧自己ATAR成绩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高考成绩将决定自己的前途。费尔法克斯(Fairfax)媒体作家维尔士(Lisa Wells)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这种担忧是不值得的。
  • 两年前的夏季,伊顿公学的新校长Simon Henderson在刚刚继任之时便向外界表示,伊顿公学的未来将是适合现代社会的学府, 弱化一贯的社会阶层氛围,即“从北英格兰的穷人家的孩子到南部的富裕家庭的孩子”都将有机会入读伊顿公学。
  • 加拿大人波特里斯(Kear Porttris)在2010年决定拿一个大学文凭的时候,既要支付房贷,还要帮着给女儿喂饭等。专家们提醒,成年人求学深造,面临的经济问题更复杂。学费、书费之外,可能还得考虑托儿费、交通费等等。不过,规划合理的话,拿到大学学位的回报可能会很不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