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工】短期国际志工服务 开启普罗大众参与国际议题的契机

张琼龄

标签:

个人并不确定,这个阶段,台湾青年从事“短期”国际志愿服务的案例,是否已经丰富到足以来撰写一个趋势性的文章,毕竟,这个议题从少数个人的探索,到逐渐成为一种集体式的行为,并有方兴未艾之姿,也不过就是近两三年间的事情而已。

目前国内青年到国外与非营利组织接触的相关行程,有些明显是属于参访交流或调查行程,有些则是从事服务工作。参访交流或调查行程,长久以来一直都在官方、学界、校园、非营利组织等领域进行着,参与者或是免费,或是部分付费,且多少有旅游性质在行程之中,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本文所针对的,是参与者明确以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与行为,并自行付费之行程。

之所以特别强调“短期”,是因为早在1980年代,像是民间的台北海外和平服务团,或是1996年由政府资金成立的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就已经以人道救援,或提供邦交友好国家援助发展工作,招募有给职的志愿工作者,前往海外工作,而这些驻外的工作人员,时间短则半年、一年,长者五年、十年,甚至在当地落地生根者,亦所在多有。然而,类似这样能够承诺给出一段至少半年的时间,支领象征性的生活津贴者,在整体的社会中,毕竟还是少数,尽管已行之多年,但始终不会成为一股主流的力量。

个人认为,国际志愿服务之所以逐渐蔚为风潮,与其为时短暂,志工大多自行付费,还有甄选门槛较低,有极大的关连。

以近两三年来在青年朋友间逐渐产生效应的国际志愿服务,服务行程短则七天,长则一个月至三个月,能够在这个范围内挪出时间的人,相对较多。

此外,先前的人道救援,或者是外交援助,尽管工作者支领的薪津相对不高,但总是一份有给职的工作(至少也补助机票食宿),因此主办单位在资格与能力方面的筛选,相对也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短期”国际服务志工,基本上多是自费行程,也由于只是短期服务,不需考量需在海外长期生活的种种条件,在甄选的条件与门槛方面,自然宽松许多,这也相对造就更多人可以从事国际服务的机会。

过去,家庭经济许可的青年,可以透过留学,或是游学,交换学生,来达到探索世界与国际接轨的目的,如今,从事短期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则提供了另一种认识世界、参与世界的管道。

目前台湾青年从事短期国际志愿服务,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参与国内非营利组织所规划并自办的行程:参与者本身无须涉及行程安排,只需通过甄选即可参与,纯粹是参与者。需付费,但主办单位若有争取到补助,有时学生或清寒者,可支付较低费用。如伊甸基金会的海外志工游学团。

二、自行规划行程,但得到国内非营利组织及其海外分会的奥援:参与者需透过与非营利组织的沟通,得以自行规划出服务行程,通常该组织的海外分会或工作站需提供在地接待或协助。若有争取到补助或厂商赞助,参与者可支付较少费用。

三、透过学校教师或系所、社团、课外活动组服务学习资源,取得海外对口单位提供的服务机会:藉由学校热心教师,或是侨生团体的引介,通常也是前往海外的学校从事服务,或者营队带领的活动。如:台湾大学、师范大学等校。

四、原先是由学校教师或学长姊带动发起,代为接洽或规划型者,但参与者后来自愿性成立团体,并继续运作。中原大学、元智大学、东华大学、清华大学等均有此种团体成形。

五、找到适当的海外非营利组织据点,充分了解其服务需求与内容,自行规划一切行程与行前训练,不需要对方提供任何接待或协助。如印度加尔各答的垂死之家。

六、参与国外非营利组织办理或者旅行社所提供的套装志工行程,此种行程由于已经企业化经营,在选择性与类别相当多元化,不过费用通常较高。

七、参与交换学生机构的安排,需有相对的国家有学生交换来台,才有前往的机会,有时不能自由选择想去的国家,需迁就名额与时间的长度。需要付费。

以上的行程,通常参与者并不一定要具有特殊专长,或特定专业科系,但如果参与者来自医疗卫生,或是资讯专业领域,则可以结合专长,经过适当中介单位的协助,进入特定的机构或者社区之中,从事服务工作。

在公部门方面,目前以青辅会,以及外交部NGO委员会,有相关的预算可支持青年朋友提出计划并实践服务行程,单一计划补助额度从新台币三万元,到四十万元,主要是以计划规模、前往地区、参与人数、服务时间长度、是否具有持续及后续影响力,作为资源挹注的考量。

就以减少经济负担而言,跟公部门申请补助,是一个可行管道,不过,政府的补助款随着政策的改变,未必会是长久与充分的资助来源。此外,由于台湾与中国的对立关系,若计划地点在中国大陆,是无法取得官方支援的,但偏偏前往中国服务的计划,也是现下发展得相当快速的一块,不容忽视。

个人以为,由志工自发,或者由非营利组织发起的国际服务工作,跟由政府主导,以扩大外交参与及影响为动机的政策,不能混为一谈,个人或是非营利组织,基于信念或是信仰,较政府更能够超越政治与外交利害关系,比较是站在人道的立场,或以议题的重要性,来决定提供服务与否。就目前来看,尽管短期国际服务虽然强调以“服务”为主要动机与计划内容,但现阶段,各种形式的服务,都还在累积与建构相关服务资讯与服务知识的层次,若要能够突破短期服务本身的限制,能实质解决受助对象的困境,但又不至于使其沦为依赖者,那需要累积出一套属于短期国际服务的Know-how,并不是可以直接转移过去长期人道救援工作的经验。

长远来看,短期国际服务在台湾社会之所以值得推展,是它所能影响的层面,不止于青年,个人曾经做过分析,几乎从18岁(注:志工强调自愿精神,并能自行承担相关费用,因此年龄下限暂以18岁为基准)到65岁以上,能够自理或透过团员互助达到自理的人力,都是这个领域可以吸纳的对象。

依据94年底的统计,台湾每年约有八百万人次的出国人口,若将从事商业行动重复计算的人士扣除,保守估计,台湾应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能力从事观光旅行,这些人若能够将短期国际服务的概念与行动,逐渐融入在他们每年的出国行程之中,则随着这些庞大旅行人口的足迹,台湾人能够参与并影响世界的程度,是远超过目前所能想像的。

从现在开始,往未来推十年,也就是约莫在2016年左右的时间,若能够将从事短期国外志工服务的观念与可行的作法,透过个别的国际志工,与非营利组织,就自身所关注的议题,诸如贫穷与饥饿的消减,减少文盲,两性平权,环境议题,推动公平贸易…等,开发出适当的短期国际服务方案,并持续性地推出,甚至也积极结合具有社会企业责任的业者,让此种具有公益性质的旅行行程,更加经济与具有质感,则不仅有助于提升旅行的层次,让国际间频繁的旅行不至于成为环境生态的浩劫,也可以让不得不然的消费行为本身,自然成为日常公益循环炼的一环,如此公益不再是特定人士刻意为之的行为,而是普罗大众可以参与国际议题的契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送爱心到泰北  中正大学国际志工募物资
暑期育幼服务起跑 外籍生自费来台当志工
大专联合国际志工服务队  泰北行医
嘉大首团国际志工服务团 赴印尼传授农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