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玲:村上春树的“关于跑步”

胡慧玲

人气 3

【大纪元12月7日讯】 村上春树以小说闻名、火红,但我偏爱他的“非小说”,包括随笔、报导文学,和这本《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

在“上班族帝国”的日本,村上春树没当过一天上班族。早稻田大学毕业,立刻自营一家“爵士乐俱乐部似的咖啡厅”,白天供应咖啡,晚上则是酒吧,“劳役型的马”般日夜工作,几年后,在神宫球场看养乐多燕子队迎战广岛鲤鱼队,一边喝着啤酒,突然就想写小说了。

他到书店买了一叠稿纸和一只钢笔,就这样写起来。《听风的歌》得了新人奖,他继续在打烊后的厨房伏案写小说,直到三年后,把咖啡厅顶让,专心写作。

过着“些微奢侈的生活”─只见想见的人,尽量不见不想见的人─,少了白天的劳动,多了发胖问题。他决定以跑步,来维持写小说的体力。

跑步,是一种极简的运动。不需要同伴或对手,不需要特别的道具、装备和场所。有路没路,都可以跑。在城市跑,在乡下跑;在日本跑,在美国跑,在欧洲也跑。

每天五点起床,跑步、写作、三餐、读书,“类奥运选手村”作息,每星期跑六天,绝不连续休息两天。

他从气喘吁吁跑完半小时,渐渐能参加路跑,迷上马拉松,至今二十几年,参加过二十几次马拉松。他说,卅三岁,是耶稣基督死去的年纪,史考特‧费滋杰罗开始凋落。“在那样的年纪,我展开一个跑者的生活,虽然起步算迟,但也站上身为一个小说家的真正出发点。”

二十几年后,他说,“我写小说,很多是从每天早晨练跑路所学到的,很自然地从肉体上、实务性地学到。可以把自己严格逼到什么程度,到哪里才好?”他甚至说,如果成为小说家之初,没有开始跑长距离,写出来的作品,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我自幼是运动好手,短跑、游泳和球类都在行,唯独长跑不行,体育课跑个一千六百米往往俯身干呕。贤夫十几年前沉迷马拉松,不分寒暑,起早摸黑,每天照表操课,乐孜孜的自找苦吃。我为爱走天涯,跟着他跑,在校园操场、健身房、山巅涧畔,蹒跚跑着;也鼓愚勇报名几次路跑比赛,其过程,只能用“其情可悯”来形容。

村上春树《关于跑步》,写跑步的痛苦,字字句句唤起我当年的回忆,“对对对,就是这样!”;写跑步的快乐,我虽然只有少数几次脑分泌达天人合一境界,但可以想像。

直接了当我手写、我口述,精准无比。阅读村上春树的“非小说”,一乐也。

──原载《TaiwanNews财经文化周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胡慧玲:光与影的一生
胡慧玲:吴松明的龙眼树下
胡慧玲:莎士比亚书店
胡慧玲:常常旅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