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使北京奥运会失色

人气 24

【大纪元2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任纹仪台北特稿)今年八月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距今不到两百天,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中国政府已投入钜资并绞尽脑汁设法改善,但各国对北京空气品质的疑虑还是无法消除,已为北京奥运增添不少负面形象。

从中国争取主办奥运会起,北京的空气污染一直是国际社会关心的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工业生产随之而来的空气污染,成为全球气候暖化的帮凶。北京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对健康的潜在威胁也成为近来国际社会批评的主因。

当初中国申办奥运主办权时,曾提出二十项改善北京环境的承诺,其中六个项目关于改善空气品质,并拨款一百二十二亿美元作为改善工程资金。

另外,北京奥委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曾签订协定,内容包括避免空气、水及噪音污染,提供对环境友善的运输系统及造景,并将积极宣导环境意识,期待树立绿色奥运的典范。

目前北京共有三百一十万辆机动车,北京接近四成到五成的污染主要来自车辆排气。为此,北京当局规划将在奥运期间,限制三百多万辆汽车中,只能有半数上路。去年八月,北京曾试行限制单双号机动车辆行驶,每天约可减少一百三十万辆车上路,等于减少一百三十万辆车排放的污染物,借此提升空气品质。

另外,北京当局还推动许多措施,包括关闭北京周边数千个小型煤矿、关闭建筑工地、关闭或缩减北京市与周边的污染工厂、颁发奖金鼓励检举环境污染等。

尽管北京近年来一直致力改善空污问题,但快速发展的经济及每天增加一千多辆的汽车,导致官方治理环境的努力实际效果有限,而投资四百亿美元的北京奥运建设也造成空气品质恶化。

去年北京市预定的全年“蓝天”天数目标,直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才达成。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表示,北京的蓝天目标完成过程艰辛异常。

随着北京奥运会临近,北京整治空气污染已迫在眉睫。北京市长郭金龙近日坦承,减少废气排放、遏止污染是今年最优先的任务,但是困难重重。

北京空气品质改善成效不大让国际社会忧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认为,北京的污染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安全底线,预估污染情况已无法在奥运会前获得显着改善。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如果污染问题太严重,可能将推迟举行马拉松等耐力运动项目。另外,部分国家也决定延后运动员抵达北京的时间,避免恶劣环境对选手身体造成伤害。

北京奥运会还有六个半月就要举行,尽管中国政府大力宣传曾付出的努力,但北京的空气状况仍然使一些国家的运动员望而却步。

不过,当前中国政府最优先考虑的是如何处理好经济问题,进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诚如北京专家所言,在这项考虑下,“环保他们也在做,但肯定是永远滞后,而且也不会做到很到位。”

相关新闻
欧洲议会促北京释放胡佳等政治犯
外电:食品安全成为北京奥运严峻挑战
奥运历史最贵:北京场馆投资38亿美元
英查尔斯王子拒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