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天母白屋 见证美军协防台湾历史

人气 28
标签:

【大纪元2月1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十六日电)台北市定古迹天母白屋是美军协防台湾时期的驻台人员宿舍,木造独栋的洋房,外墙为雨淋板、黑色屋瓦,内设有壁炉、外露石壁龛,建物冬暖夏凉,外有庭院,兼具美式与日式的建筑风格;街道上的舶来品店、美式酒馆,让天母地区充满异国情调,现在也是许多外籍人士居住的地区。

天母白屋欧式烟囱、台式水泥瓦屋顶、日式雨淋板外墙,加上美式的大庭园,这些混合式特色都是冷战时期美军在台湾留下的产物,见证美军协防台湾的历史。

天母地区居民谢阿德回忆,美军驻台期间的美元兑台币约一比四十元,美军一个月薪水约两千美元,折合台币约八千元,台湾当时社会每人薪水只有数百元,因此,美军驻台人员多半雇用台籍人士料理家务。

居民们也回忆,有些美军家庭会雇用两名台佣,另请“外工”为庭院除草、洗车打腊,每周一次,每次台币五十元,一个月进账两百元,与一般劳工的薪水无异。

也有居民说,天母白屋群的隔局与美式庭院式住宅很相似,住户之间以围墙分界,平时可在庭院晒太阳,从事休闲活动,屋内隔了一间小房间,供佣人居住,他们受雇美军家庭时,早上必须五时起床升火烧水供雇主洗澡。

天玉发展协会总干事张文连表示,曾受雇美军的民众,打工后会与雇主一起喝啤酒、吃小菜,还有人因此在天母开了首家啤酒屋,吸引业者仿效,这也是天母现在有许多美式酒馆的起源。此外,有佣人学会使用洗衣机等家电用品,后来做起洗衣机进口的生意。

也因美军等外籍人士群聚,让天母地区始终“洋味”十足,台北市文化局科长邓文宗也打趣表示,外传“天母”一词是因老外问当地居民地名,不懂外文的居民回以“听呒”(台语),让老外误为“天母”,因此得名。

居民说,早期天母白屋外貌有粉红色、蓝色等多样色彩,视住户喜好而定,不过,中美断交后美军撤回,天母白屋的所有权人台湾银行曾将宿舍群做为政府官员的宿舍,外墙都漆为白色,宿舍群也因此被唤为“白屋”,曾任总统府副秘书长的邱进益就曾住过天母白屋的宿舍。

近来台银陆续卖出宿舍,现仅存的一栋位于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的一百八十一巷二十三号的天母白屋,仍保有部分原貌,已被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定为古迹。

文化局表示,兴建于1950年间的天母白屋,所有权人台银已编列新台币一千三百万元委由文化局代为修复管理,至于是否仍名为“白屋”,各界仍可广泛集思广益。

另位于阳明山山仔后的上百栋美军宿舍,文化局已指定二十二栋为历史建筑,由于居民盼全区保留,文化局也将前往会勘,可望朝文化景观方向考量。

相关新闻
为中国收买美军售情报 郭台生仍有台湾护照 
美军性侵日少女事件 美驻日大使鞠躬道歉
美航母“尼米兹”抵日:疑跟台大选有关
中国间谍案  军方:若损台湾利益美应补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