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津:中国女工调查之一:关注性别、年龄、地域歧视

赵津

人气 1
标签: , ,

【大纪元2月29日讯】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女性从业人员已经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40%,女工权益的保障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外来女工,她们在外来工普遍处于劣势的境况下于更劣势的地位。虽然近年来各种法规不断出台,各种组织也不断建立,然而外来女工受歧视的局面却并未发生大的改变。

在广州天河区的一个工业区前,一个19岁的打工者告诉我:“像你这样20左右岁又没男朋友的女孩子工作最好找,找个厂,先住进去吃住不愁,半个月后就可以找借口跟厂里借钱,干的不顺心就换。再大就不行了,厂里会说你要找男朋友结婚了,干不长,人家不用。”事实也的确如此,立在企业门口的招工启事中,有许多是把“年龄在18-25周岁”写在第一条。大多数的企业不愿意招收女工,即使要用时也是集中在年龄在18-25岁的未婚女工。这一年龄段也被称为“用工黄金期”。处在“用工黄金期”内的女工无疑具有更多的优势能使她们很容易的找到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但是,这样乐观的局面并不能维持很长时间,因为外来女工大多只受过初等教育,从事的行业也只是简单的手工业,技术含量低。她们的自身价值不会随着从业年限的增长而增值,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贬值,一旦工作几年之后,年龄就会成为就业的最大障碍。

“好工作哪里轮的到我们”,在一家饭店做洗碗工的彭女士这样跟我说。她在广州工作六年了,第一次来广州是在一家电子厂工作,包食宿、有双休,每月600,后来因结婚辞工回家,一直在家里侍奉老人、照顾孩子。这是她第二次来广州,因为年龄太大了,工作不好找,连续换了几份工作,目前的这份工作是才找到不久的。包食宿、有双休,每月500,打破了碗要扣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我们这里有双休,每天工作8小时,其他地方要工作12小时还没有休假”。和她一起来广州的还有她的老乡小张,小张在印刷厂做杂工,包括买菜、做饭、送饭,偶尔做印刷后续、送货。有时晚上要加班到深夜1、2点,小张说她不想干了,但是像她这样超过30岁的女人工作非常难找,所以她一直没有离开那个印刷厂。

除了年龄受到限制之外,女工能选择的行业通常也受到限制。小梅在广州的三次求职都因是女性而被拒绝,第一次她应聘的是网吧管理员,第二次是硬件维护,第三次是印刷制版。这些职业本来女性是可以做的,但是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都更愿意选择男性。

很多老板表示愿意接受女工是因为同等条件下支付给女工的工资要比男工少。女工相对容易满足,她们比较踏实,也好管理,而且由于现代企业已经由劳动密集性向技术密集性转型,一般情况下她们都能和男工做一样的工作,她们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比男工低,也就是说女工要付出相对多的代价才能跟男工拥有相同的收益。事实上,她们从事的都是要有极大耐心、细心而收益却并不充裕的工作。比如毛衣缝合,需要把缝合边的每一针对齐,不能漏掉,新手一般做一个小时已经腰酸背疼眼睛发胀了,而缝合女工每天要工作最少10小时以上。

在河北的一家毛衣厂里有十七、八个缝合女工,她们是按件记酬,每件报酬从几角钱到一元多不等。为了多挣点钱,她们不断给自己增加工时,她们每天从早8点到晚8点,中间一个多小时休息,晚上还要加班拆衣领、袖口、上衣底边等辅料,工作时长大概在14个小时,可以请假休息但扣发工资。男工可以织毛衣,织一件毛衣与缝合一件毛衣所花的时间相差无几,但工资要比缝合高几倍,虽然女工也可以织,但厂里通常会以女工经期不适合长时间站立为由拒绝她们。

第三大问题是外来女工在地域问题上也受到了相当的歧视,在天津的一家印刷厂里,本地工人被分配到胶版印刷厂,裁纸、印刷都由机器完成,工作轻松,工资也比较高。车间通风,油墨味道不大,还装有暖气。而外地工则被分配的丝网印刷分厂统一管理。在这里,他们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里,墙皮不到5CM厚还到处漏风,屋顶是一层石棉瓦,这样的房子在冬天是根本不能保温。这么说,也许人们还不太明白,那么我们给出一组数据做为对比,天津的天气最冷时有零下20度,冬至以后,即使是晴朗的白天气温也不过1、2度,为了保暖,北房的房子墙皮要盖一尺二厚,也就是36CM,不住人的小房墙皮厚度也在24CM屋顶要成把的铺上稻草,再铺上厚厚的泥,然后才上瓦。而那些外来女工住的房子,由于是简易房,冬天寒气很容易侵入。她们工作的车间屋顶装有排风扇,一年四季常转不停,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工人的手都生了冻疮,手掌呈深紫色,胀的像熊掌一样,还要继续工作,经常弄的两手都是油墨,感冒流了鼻涕都没法用手擦。

每天的早上7点半、中午12点到1点和下午5点到6点是吃饭时间,饭菜统一是很便宜的大白菜、萝卜和大锅里蒸的馒头。星期天的中午,可以买两条鱼回来和白菜一同煮了,十几个人分着吃。偶尔也会用白菜做馅蒸些菜包子,就是这偶尔的“改善”在他们看来已是极难得的美食了。这样的饭都是本地工人根本不吃的,有的厂女工们曾为此绝食,要求厂方改善饮食,如果厂方不答应,就要按每餐5元标准发补助,自己解决饮食问题。这样的诉求,其实并不过分,不到万不得已,外来工不敢提什么要求。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被工厂开除,就无处食宿,也可能因为拿不到工资无法回家。

与本地工人相比,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同样是早上八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本地工人下班后就回家了,而外地工人还要加班2-3个小时,“不让她们加班就没钱赚”这就是老板对让工人加班的解释。尽管如此,这个老板在本地的声誉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在这里上班,虽然工资被压一个月,但是到最后还是可以全部拿完的,要辞职时只要提前一个月告诉他就行了。像这样的小印刷厂,在这个地方大概有10多家。拖欠工资是很普遍现象,有的厂常拖欠工人半年以上工资,平时只给每月只给50元生活费,有“充分理由”时可以“提前预支”工资,但不得超过500元,新员工不能超过应得报酬。

新工人进厂,都有三个月试用、学习的时间,这三个月每个月的工资是300元,成为熟练工后的工资是按件记,老板曾私下跟我透露过,这些人即使再能干,手再快,工资也不会超过600元。没活干休息时是没有工资的,在这里,稍稍浪费一点,过年回家时就没有钱了。

机会均等的立法已经存在了三十年了,但是男女的不平等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而且深深烙印在人们的意识中。社会普遍对女性从业者所做的工作给出较低的价值估量和支付较低的工资。同工同酬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比如计件工资就是个比较好的方法,但很多行业没法实行计件,那么如何才能降低机会不均等对女性从业者的损害呢?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女工的生存状况:

1、正确认识女工所从事行业的社会价值,比如抚养和教育幼儿、照顾老人、整理屋子和做饭等等家务劳动都应得到社会的更多承认。

2、提供女性的教育水平,给她们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提供女性从业者的素质和工作技能。

3、应给女性提供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她们可以更多的参与社会决策,可以使政策更好的照顾到女工群体。

──原载《民主中国》(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研究:外科医生的性别  影响病人就医意愿
奥巴马在首都初选大获全胜 支持者超越种族性别
中国新生儿性别比例持续失衡
年轻有为的女实干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