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江势力 《亚洲周刊》遭封杀

人气 8

【大纪元3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真综合报导)二零零七年底,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周刊》接获通知,从今年元月开始起将不能在大陆接受订阅。有关《亚洲周刊》被封杀的原因,最新一期香港《前哨》杂志披露,可能和该刊揭发李长春等江派势力腐败案件有关,最终导致中宣部下令封杀。

近年来,中共高层腐败案例日益增多,也给被外界视为立场较为亲共的《亚洲周刊》提供越来越多的素材。3月号的《前哨》报导指出,李长春、贾庆林、韩正等人是扼杀《亚洲周刊》的杀手,因为他们都被《亚洲周刊》揭发过丑闻。

揭发河南爱滋病事件 李长春怀恨报复

其中2007年9月,十七大召开前的敏感时期,《亚洲周刊》第36期发表了一篇署名孔庆仁的文章《河南艾滋疫情元凶曝光隐瞒疫情升官发财》,矛头直指河南爱滋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李长春。文章指﹕‘河南省政府九十年代推行“血浆经济”造成上百万人感染爱滋病毒、数万人因此死亡,不是天灾是人祸,肇事官员刘全喜、刘学周等欺上瞒下,主政领导李长春、黄晴宜、陈全国等却包庇纵容、隐瞒疫情,成为艾滋疫情一发不可收拾的罪魁祸首。但这些人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升官发财,而奋起抗击艾滋的高耀洁、王淑平等人却屡遭打压,突显中国政治权力的结构性危机。’

前哨报导指出,自2004年底,原河南省纪委四位委员一直坚持控告李长春在担任河南省长,省委书记期间严重赎职,造成疫情蔓延。中共政治局常委派贺国强、王刚分别与控告李长春的四位前纪委官员至少会晤三次,要求不要把事情扩大。但《亚洲周刊》的这篇报导无疑是将李长春的丑事给揪了出来。据闻李长春看完后对此文非常恼怒,一直要怀恨报复。

另外,《亚洲周刊》还揭露过贾庆林有私生子,韩正涉及上海的腐败等问题。

十七大后秋后算账

前哨指,《亚洲周刊》对李长春、贾庆林、韩正等人的揭发,都是在中共为十七大人事进行激烈的权斗之时,看来,是有人抛出材料给《亚洲周刊》,将贾、李等的劣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其后台江泽民难以保他们过关。

该文发表时,一位香港资深媒体人士也曾对大纪元记者表示,对《亚洲周刊》敢于在十七大前揭露李长春感到颇有些惊讶,分析是因为高层有人想整李长春,估计李长春在十七大后位置不保。

但十七大正式名单出笼后,李长春、贾庆林榜上有名,据称是因为江泽民看到黄菊已死、陈良宇倒台,担心上海帮后继无人,就要求力保李、贾等人下才过关的。

李长春、贾庆林度过政治危机后,主管中共意识形态的李长春就下令中宣部封杀《亚洲周刊》。据香港明报消息,官方指定代订境外报刊的“中国图书进口及出口总公司”及“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表示,收到上级指示,08年起不再接受订阅《亚洲周刊》,并且将给订户退款,两公司也没有解释原因,仅强调这是全国统一的规定。

对于突遭封杀的原因,《亚洲周刊》香港编辑总部策划总监陈庆源曾表示,周刊近来对中国大陆政治、社会议题的报导,并没有特别尖锐的处理,也没有超越过去的尺度,纯粹是据实报导与评论。大陆订户无法续订,北京方面没有说明理由,他们也不做猜测。

李嘉诚红颜知己曾入股《亚洲周刊》

《亚洲周刊》属于香港明报集团,有报导指,该集团曾经多次派出高层(包括周刊)赴北京参与中宣部组织的中央党校新闻业务培训班,据称和中共关系较为密切,也因为这样,虽然该杂志属于综合性刊物,在封杀前,中共曾经允许它在内地公开发行,相反,类似《苹果日报》想要进军大陆就一直受阻。

有报导指,李嘉诚红颜知己周凯璇曾经入股《亚洲周刊》,并占有一半的股份。但后来因为周凯璇想要将杂志办成纯经济类刊物,但刊物总编邱立本坚持综合性的立场,双方意见不合,周凯璇担心得罪中共而退股。

前哨指,《亚洲周刊》今次的悲剧,是‘既亲共、又反共’矛盾的必然结果。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林保华:十七大“青红帮”的互动
港刊:胡锦涛警告诸侯中共面对管治危机
《亚洲周刊》遭中共封杀
“郭泉”被封告谷歌 网民联合破禁求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