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特展 解读中国书画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3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四日专电)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将压箱的三十六件中国唐、宋、元、明、清朝书画家的作品在“书画名品的奥妙:如何解读中国画”特展中展出,展期自三月一日至八月十日。

策划特展的亚洲艺术部主任何慕文在介绍这项展览时表示:“艺术是一种视觉语言,仅靠文字不足以传达其内涵。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声诗。”每件展品透过他深入的解析,观展者可以领会书画大师们所创作的“无声诗”。

三十六件作品包括据传是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手卷、元代赵孟頫的“人马图”、北宋郭熙的“树色平远图”手卷、北宋李公麟的“孝经图”手卷、北宋徽宗的“竹禽图”手卷、南宋马麟的“兰图”册页、北宋黄庭坚的草书“廉颇蔺相如传”、元代唐棣的“摩诘诗意图”、元代倪瓒的“江渚风林图”轴与“虞山林壑图”轴、明代林良的“二鹰图”与清代朱耷(八大山人)的“二鹰图”及清代吴历的“墨井草堂消夏图”等。

几幅写景的图,博物馆用现代的照相科技将重点局部放大,让观者可以细细的看画中的景致和人物。参考何慕文推敲画境做出的说明,再品味原作,观者可以由一幅画看到许多故事。

不同时代画家笔下的松树也有不同的风姿。展览将四幅写松图并列,让观者细观自然写实风格和书法线条画法的不同。宫廷院画的兰花色彩鲜明典雅和文人质朴画风的水墨水仙并列,也可以让观画者了解到不同背景的画家创作风格的回异。

何慕文说,画家以同样的题材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也反映出他的不同心境。他特别安排了隐士倪瓒创作时间相隔了十年的两幅画并列,同样是江边树,一幅萧索,一幅茂盛,颇能映照出画家十年前后的人生际遇。

明代宫廷画家林良画笔下的老鹰和明代遗民朱耷充满桀骜之气的老鹰气质也大不相同。因为两幅画并列,观众更能看出其中的奥妙。

何慕文为这项特展特别编辑了一本图录–“如何解读中国画”,一百八十四页的书中有一百七十幅书画及插画。这本英文图录是帮助英文读者认识中国画极佳的教材,也充满趣味性。

相关新闻
驻奥代表:中共施压奥地利更改故宫展名称
屏东海生馆成立台湾珊瑚研究中心
立鉴:“神韵”引领正统文化之复兴
观众:好人最后会有美好的结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