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频繁巨额投资海外公司 外界吃惊

【大纪元4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薛飞综合报导)据华尔街日报消息,继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之后,又有一家中国国有投资机构向海外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一时间在国际市场掀起波澜。在这之前中国有数桩引起广泛关注的巨额投资损失惨重。

英国石油公司(BP PLC)周二证实,中国政府的一家基金已累计收购其1%的股份,价值约20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收购方为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这位人士还说,外管局从去年夏天就开始陆续收购英国石油的股份。

本月早些时候,有传言称外管局已收购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 1.3%的股份,价值约24.5亿美元。

报导称,目前还不清楚外管局为何可能会投资英国石油和道达尔,也许可能是为了防范油价不断上涨带来的影响。也有分析称,外管局涉足投资海外公司的动向或许还暴露出中国政府内部某些部门间存在着竞争。

事实上,中国外管局的投资兴趣不仅限于石油公司。数日前,“南德意志报”爆出了一条惊人新闻,立即为各大通讯社和许多媒体转载:中国国家投资公司打算买下德国第二大银行德累斯顿银行(Dresdner Bank AG),不是局部投资参股,而是全部买下,既包括其受到次贷冲击的投资业部分,也包括其私人和企业业务部分。胃口之大让外界震惊。

在此之前,德国”经理杂志”也报导说,有一个不透露名字的中国银行正在觊觎德累斯银行属下的投资银行德累斯顿克莱茵沃特(Dresdner Kleinwort)。

去年12月,外管局10年前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华安投资公司(SAFE Investment Co.)开始收购澳大利亚一些银行的少数股份。

在此之前,一直是中国向潜在风险较大的海外公司进行投资的主要机构——中投公司有数桩巨额投资引起广泛关注。2007年5月,中投公司筹备管理层同意在百仕通集团(Blackstone Group)首次公开募股(IPO)中投资3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这笔投资的市值已下跌40%。2007年12月,中投公司向在次贷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注入50亿美元现金,之后摩根士丹利的股价一路下跌。

中国这一连串的收购行为让外界对中国的外汇战略产生了疑问。中国1.6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今年第一季度更是以平均每天17亿美元的速度在递增。

美国爵硕大学商学院谢田教授对此认为,中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些基金完全可以投资自己国家的公司,但却用来扶持外国企业,这实在是不合常理。而另一方面,如果中国经济真的增长那么快,中国的企业应该有更大的获利空间、增长潜力,更应该值得投资,对中国国内企业投资的汇报率应该远高于西方这些已经很成熟的、增长缓慢的企业。而中国的决策者并没有这样做,他们对西方企业更有信心,把钱押宝在了外国公司的头上。所以,中共当局所说与他们所做的,两者是有矛盾的;换句话说,中国经济实际上的增长也许并没有他们声称的那么高。

谢田教授还表示,中共当局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这些应该还给人民。正常国家的政府,比如美国政府,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多余资金积累,他们能够花多少钱、能够支配多少钱,都是国会、议会讨论预算时决定的。如果有多余的钱,也会通过退税等方式还给老百姓。只有集权、专制的国家才会储备大量的资金,才会有这些所谓“主权基金”的东西。并且,而这些购买交易的过程都是不透明的,人们有理由猜测其中是否有中饱私囊的现象发生。

相关新闻
中美铝业公司联手进行全球最大矿业并购
中投投资黑石 10月亏损12.18亿美元
美经济疑虑 亚股倒地
30亿外汇存底投资美国黑石 缩水逾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