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抢粮 基改食品趁势再起

标签:

【大纪元4月22日讯】〔自由时报编译郑寺音/纽约时报21日报导〕随着食物价格飙涨、全球粮食短缺,政府、食品公司与消费者感受到新的压力,对基因改造作物也渐渐地不像过去那样抗拒。

在日本与南韩,一些制造商首度开始购买基改玉米来制造饮料、零食等食物,食品公司为了怕消费者反弹,之前都宁愿用较贵的价格购买传统种植的玉米,但玉米价格两年来翻了三倍,实在太过昂贵,没办法如此讲究。

美国农人与市场商人一度对接纳生物科技裹足不前,因为他们担心会因此影响外销,但现在农人与商人开始把生物科技视为稳固供应的方法,逐渐对生技业产生兴趣。

反对基改作物者认为,这种作物可能危害环境与健康,但美国小麦协会发言人莫瑟说,对价格与供应的关切,非常明显地让大家的想法有了些许不同。

这个一度告诫农人,种植生技小麦需要注意的组织,现在正致力让种子公司重新开发基改小麦,也努力让国外买家接受。

反对最力的欧洲也松动

即使是在把基改作物称为科学怪人食物、反对声音一直最激烈的欧洲,也已有一些政府官员与商界主管,开始呼吁加速核准基改作物。此举部分是在回应畜产商的抱怨,畜产商说,如果进口不加速,饲料可能严重短缺。

在英国,国家牛肉协会本月发表声明,要求立即全面禁止抵制这类作物,来回应世界食物需求改变、全球食物短缺与国内动物产量下滑的迹象。

欧洲议会农业委员会主席帕力许说,随着价格上升,欧洲人可能会较实际地看待基因改造作物,“他们的心可能在左边,但他们的口袋却在右边”。

生物科技拥护者则看到了商机,他们说,食物充沛时,基因改造可能一直被认为没有必要,但在未来数十年间,要因应食物与生质燃料需求,却是非基因改造工程不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这些人为何长寿?专家:他们有九大力量
菲律宾警告:仁爱礁争端恐引发地区冲突
国际特赦:Shein潜在IPO将损害伦敦证交所名声
欧盟高层对新任领导人名单达成一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