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纽自由贸易协定:经济效益 政治代价

标签:

【大纪元4月3日讯】(大纪元记者陶意综合报导)4月6日,总理海伦‧克拉克将赴北京与中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于这一协定,新西兰国内各方的意见并不统一,尤其是在中共在西藏武力镇压藏民抗议后,令世界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北京。奥运和贸易成为两项首当其冲的热点。
  新西兰此次即将作为首个与中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发达国家,其示范性不可谓不大。人权究竟是贸易可有可无的装饰,还是作为立国根本,新西兰朝野人士纷纷表态。
  民调:分歧巨大 半数人士并未赞同
  在周一(3月31日) 新西兰英文先驱报公布的民调结果中,对中纽自由贸易协定持赞成态度的有44.7%,不赞成的32.4%,22.9%的人表示不知道。
  虽然过半人士并不表示赞同,总理海伦‧克拉克仍表示会继续进行下去,并保证会向中方提出人权问题。她于本周表示,她非常感谢并分享人们对中国人权的担忧。她表示自己多年来一直在最高水平上向中国政府表达这一立场。她希望再次做到这一点。虽然协定内容目前还没有公开,海伦‧克拉克表示将会包括劳工和环境条款。
  新西兰新一轮抗议中共对西藏使用暴力
  3月31日,支持西藏的示威者分别在但尼丁和惠灵顿举行集会,呼吁尊重人权,呼吁总理海伦‧克拉克重新考虑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
  对于中纽贸易协定,新西兰商业的Phil O’Reilly认为中国在未来20年里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新西兰成为首个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是一个重要的机会。不过,抗议者抗议的是人权,而不是贸易。海伦‧克拉克签订这项每年价值1.8-2.8亿元的协定,外界认为很可能会为此付出政治代价。
  例如,持新西兰护照的《首都华文报》总编辑王宁(Nick Wang)此次没有获得中方发出的签证。他原计划随同新西兰代表团前往北京采访签字仪式。《首都华文报》经常批评北京政府的西藏政策以及对法轮功的镇压。对此,海伦‧克拉克表示外交部已经把所有希望前往的人的名单交给中方。她认为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对此新西兰也做不了什么。
  相关经济利益
  目前,新西兰出口销往中国的产品面临10%的关税,农产品则面临高达15%的关税。根据新西兰政府统计部们数据,新西兰每年从中国进口48亿元商品,出口12亿元。而与此同时,95%的进入新西兰的中国产品则没有任何关税。协定虽然可为新西兰带来可观的商业利益,但海伦‧克拉克在接受媒体质询时并未表明何时可以达到每年2.8亿元的目标。预计新西兰的农场主和出口商会因此受惠不少。
  但同时,新西兰也需取消进口中国纺织品、鞋类和服装的关税。除此之外,受此协定影响,受益的还包括来自中国的劳工,如厨师、中医针灸师等将可以获准在纽工作。
  政党态度
  在国会中,目前绿党已经表示不会支持这个协定,该党外事发言人凯斯‧洛克表示中国是在利用新西兰作为第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与之签署协定。新西兰优先党对此也有保留。但国会中其它党派将对此协定予以支持。
  中纽自由贸易协定预定于4月7日在北京签署,新西兰派出的包括外贸部长Phil Goff等150人的代表团前往。协定将随后进入新西兰国会审议程序。届时,新西兰民众或可了解其中更多细节。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西兰奥委会噤运动员发声遭轰
中纽自由贸易协议将在4月签署
新西兰政府 深切关心西藏局势
批评中共对藏政策  纽国记者被拒访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