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东金融市场预期沙币汇率调整

【大纪元5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琳纽约十九日专电)波斯湾产油国家因国际油价飙涨而累积了钜额的外汇存底,由于中东国家货币兑美元的汇率固定,美元走跌使得这些国家进口货品价格上涨,中东国家的媒体及金融市场预期沙乌地阿拉伯可能会考虑调整沙币兑美元的汇率。

“华尔街日报”今天引述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者克利斯汀.佛布斯指出,波斯湾国家钜额的收支盈余及外汇存底让美国在汇率问题上只对中国施压说不过去。

沙乌地阿拉伯货币的汇率自一九八六年以来就紧钉美元,固定在三点七五沙币兑一美元。事实上,波斯湾合作理事会的国家–沙乌地阿拉伯、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巴林、科威特、阿曼及卡达–长久以来都采取这样的固定汇率,不过,科威特自去年起开起采取较弹性的汇率模式。

报导指出,波斯湾国家其实有足够的理由来调整其紧钉美元的货币政策。由于货币的弱势,中东国家进口货品价格高涨导致通货膨胀问题严重。沙乌地阿拉伯的通货膨胀率几乎达到百分之十,阿拉伯联合大公国达到百分之十五,科威特也在百分之九。

上周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对国会的一项报告中也提到中东地区通货膨胀压力的问题。他指出,通膨的压力引发许多关于波斯湾合作理事会的会员国应否调整汇率的讨论。

在中东地区有不少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及菲律宾等国的外籍劳工,由于当地货币的弱势,不但他们的生活开销大增,也令他们汇回家乡的钱的数额缩水。不少外籍劳工因而上街头抗议。

报导指出,如果中东国家的货币不再紧钉美元,有助于他们自己的中央银行运用利率及其他工具来控制通货膨胀并刺激成长。固定的汇率犹如将金融政策交在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手中。不过,中东国家的央行也可能在运作上仍难有效执行许多央行所发挥的功能。

也有经济学者认为,中东国家未必适于仿效中国的做法放宽汇率规定。中东国家钜额的外汇来源多靠石油的外销,而油价是以美元计价,提高其货币兑美元的汇率,对于全球油价未必会有影响,也不会改变这些国家持续获得钜额贸易顺差的情况。

此外,如果美元兑中东货币的汇率下滑,这些国家在美国股市的钜额投资所得也会大幅缩水。中东国家未必愿意其国家财富减少。

报导指出,中东国家计划在二零一零年以前成立单一的波斯湾货币联盟。为了实现金融的统合,波斯湾国家必须维持货币的稳定。

中东地区的金融专家指出,货币政策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沙乌地阿拉伯的货币紧钉美元也反映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提供美国油源,美国提供其安全保障。沙币紧钉美元还有政治上的意义。

相关新闻
外电评论:中国金融面临诸多挑战
韩四月进口物价暴涨31.3%  创十年新高
IMF主席:金融市场危机最坏时刻可能已过
美财长:金融市场已较三月份平静得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