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e世代职人之魂

新纪元周刊

人气 13395
标签:

【大纪元5月27日讯】日本人从事手工或者某种传统专业技能,都称为“职人”。以往职人大多是代代相传,重视第几代传人的身份,职人也以专业技能自豪,并对自己技能有着精益求精的执著。

这种职人引以为豪的执著,日文用“职人之魂”来形容,这个很难用中文具体诠释的词汇,除了包含对专业技能的极致追求,也包含倾入灵魂般的用心制作过程,同时还带出职人独特执著的个性,或某种道德义气的牛劲。或许这个“魂”字,已恰如其分地点出了其中深层的含义。

除了传统技能,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全新的职人也相继出现。

二十四岁的长谷川裕也手中每一只皮鞋都是有生命的,发自内心的爱惜让鞋子的魅力尽显。“擦鞋状元”擦亮鞋子的过程,恰是在磨练自己,鞋子光亮,人生也光亮。

四十年来,凭着微妙的感觉,谷政久精准地找到铅球的重心,逐一手工打磨。他制作的铅球可以令选手在投掷时,在空中飞距拉开一至二米。

磨剑之前,五十六岁的铸剑师陈世聪一定先打坐,直到心境清明为止。因为铸剑者的修为,直接影响剑的好与坏。

三位来自日本与台湾的手工技师,用各自不同的生命故事,演绎出相同的心物合一境界,勾勒出鲜活的e世代“职人之魂”。

=======================================

鞋子光亮 人生也光亮
擦鞋状元:长谷川裕也
文 ◎ 任子慧


长谷川认为皮鞋是有生命的,因此需要培养。(长谷川提供)

长谷川裕也对皮革有着独特的感觉,他说:“皮鞋是有生命的,因此需要培养。”而擦亮鞋子的过程,恰是在磨练自己,鞋子光亮,人生也光亮。

擦鞋这个职业不论是今日还是以前,几乎都被人认为是低等的工作之一。而在香港社会另有它独特的意思,泛指拍马屁。但从事擦鞋行业的日本人长谷川裕也(Hasegawa youya)则应了“行行出状元”这句古话,堪称一名“擦鞋状元”。

位于日本东京商业旺区的品川区的一座大厦旁,一个年轻日本男孩,坐在那里开始了他一天的擦鞋工作。不知是其时髦帅气的外表令人瞩目,或者认真擦拭的姿势动人,这位擦鞋技师多次被媒体报导,并且粉丝遍布。

他就是年仅二十四岁的长谷川裕也。

鞋子有生命,需要用心培养

长谷川对皮革有着独特的感觉,认为擦的方法适当可以更显皮革的魅力。他有许多独特的“皮鞋哲学”,首先是:“皮鞋是有生命的,因此需要培养。”他说,爱惜并找出适合自己鞋子独特的擦拭方法,可以培养出一双专属于自己的独特鞋子。


找出适合这只鞋子的独特的擦鞋方法,可以培养出一双专属于自己的独特鞋子。(网络图片)

他认为,鞋子刚买回来时并非最佳状态,还只能算是半成品,需要鞋子主人发自内心的爱惜与爱护,这样,非言语文字可以表达出来的魅力才能尽显。这时,才是鞋子真正达到成品的开始。

他的哲理还包括,鞋子干净与擦亮皮鞋并不相同,犹如晨起梳头一样的道理,不只是将蓬乱的头发梳理就完事,而需要擦上一些令头发更显精神的发油,以最漂亮的形象出门。

所以鞋子最高的魅力是靠擦鞋才能尽显出来。在他眼中,鞋子是最能反映主人的一面镜子,看鞋子就能看到鞋子主人的一些特征。


在长谷川眼中,鞋子是最能反映主人特征的一面镜子。(网络图片)

穿、擦、修理,鞋子是朋友

在擦鞋的经验中,他体会到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是将鞋子穿坏扔掉立即买新鞋。他说:“我不会说这样的人不好,但是自己买来喜爱的鞋子,就应该非常爱惜的穿、擦、修理,作为人生的伴侣之一。擦鞋子也是在磨练自己的人生,与鞋子一起成长不是更好吗?”

这样的价值观,在日本社会是普遍被接受与鼓励的。有一个爱惜鞋子的传说在日本流传着:战争年代一个非常爱惜鞋子、把鞋子当作朋友的人,每天都会尽心擦净自己的鞋子,并感谢鞋子的辛劳。有一天当他擦鞋时,鞋子忽然说话了,“主人明天出门后,不要向左边走,一定向右边走。”第二天,主人遵照鞋子的叮嘱出门后向右边走,不久左边方向发生了爆炸。这位爱惜鞋子的人,躲过了一劫。

抱持这样的珍惜之情,长谷川在传统擦鞋方法上开创出独特的手法,每个擦拭过程都倾注心思,一擦一拭精心地手工处理。为了更好的服务顾客,长谷川时常保持对美的鉴赏能力,为掌握更高的擦鞋技术努力不懈。

他觉得擦亮鞋子的过程,恰是在磨练自己,鞋子光亮人生也光亮。

体会奇妙,热中擦亮每双鞋

高中毕业那年,少不经事的长谷川急着外出打工赚钱,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想出了擦鞋的工作,于是立刻在百圆商店购买擦鞋用具及不专业的鞋油,在一个纸箱子写上擦鞋的字样后,在东京车站附近的路边开始了第一天的擦鞋工作。从早上七点半开始至晚上九点,由于不知道哪些地方适合,那天总共换了六个工作地点,赚了七千日元。


纸箱瓦楞纸写上擦鞋的字样,就是简单的招牌。(网络图片)

也许是年轻的关系,相较于收入稳定的上班族,长谷川发现自己更喜欢擦鞋这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然而初期由于擦鞋技术欠佳,经常被客人要求减价。为了令客人满意,不轻易言悔的长谷川开始留意一位总能把每一双鞋擦得发亮的老伯手艺,他购买与专业老伯同样的用具,仔细推敲找出方法,直到有一天他也将鞋子擦亮了。那一刻,长谷川感到兴奋而震憾。

渐渐地,他体会出擦鞋是一门很高的学问,而且每双鞋有其特点!这些奇妙的体会,让他越加热中于擦亮鞋子。看到客人满意的样子,自己也变得非常喜悦。因为乐在其中,长谷川也就更加尽全力擦鞋。正向的循环,促使年轻的长谷川拥有传统日本职人的坚持与自豪。

目标:世界一流擦鞋技师

在路边擦鞋经常遇到一些事业有成、有地位的高阶人士,长谷川健谈乐观,从一边擦鞋一边与客人聊天的过程中,学到许多人生哲理。他说:“这些事业有成的人士,大都叮嘱我不要放弃,无论别人说什么,坚持最重要,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就一定会成功。”

这些智慧的建言,鼓舞着长谷川不断在技艺上精益求精,他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擦鞋技师,也希望日本所有人都穿上发光的干净鞋子。

“从脚开始革命”是他的格言,希望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鞋子。鞋子干净发亮,会令人心情也明亮起来,因为鞋子最容易变脏,也是人们经常看到的部分,如果能注重这些小细节,会令人感觉神清气爽而受人尊重。


长谷川应客户邀请做公司上门服务。(网络图片)

客户称赞:擦鞋技术犹如神业

现在,他架有自己的网页,对客人的真诚以及敬业的态度赢得了不少口碑。

日本著名公司MACROMILL, INC.的老板是长谷川的粉丝,定期请长谷川来公司服务。公司的篠田彻也董事长在留言版上写道:本公司营业人员较多,从基本的礼貌来说,鞋子非常重要。注重个人鞋子的清洁光亮,也可看出对客人的细微用心。所以在此请长谷川为我们公司服务。

一位每月定期请长谷川到户擦鞋服务的客人,形容长谷川的擦鞋技术犹如神业,而且很多朋友都认同,且不让长谷川以外的人碰他的鞋子。◇

=======================================
为铅球的诞生 注入灵魂
手工铅球高人:辻谷政久
文、摄影 ◎ 任子慧


辻谷政久拥有世界一流的铅球制作手艺。

打磨前,辻谷手握着铅球询问:“你哪边比较硬?”透过铅球的回答,辻谷总能准确判断打磨的方向,找到重心的平衡点。而心情不好时,做出来的都是不良品。

在中国当局武力镇压西藏事件后,各国谴责声不断,跟中国临近的日本,却迟迟不见有人公开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前不久,一位不起眼老伯的举措震撼了日本社会。

今年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伯辻谷政久(Tsujidani Msahisa),拥有世界一流的铅球制作手艺,他制作出来的铅球,在铅球选手中评价甚高,连续三届奥运投掷铅球金银铜牌奖得主使用的铅球都是他亲手制作的。

但由于中共对西藏僧侣的武力镇压,辻谷公开表示拒绝为北京奥运制作投掷用铅球。

三十二个铅球失踪,一夕成名

十六年前,初次获选担任制作奥运比赛用投掷铅球的责任,辻谷事前就已经寄出三十二个手工铅球,然而就在奥运开幕的前几天,主办单位发现辻谷制作的铅球中有十六个铅球不翼而飞,于是辻谷只好再赶工做出十六个铅球邮寄过去。幸亏铅球项目在奥运开始的一周后举行,及时地将铅球运到会场。然而赛事完毕后,后备的十六个铅球又再次不翼而飞了。

原来,投掷铅球的选手没有自己专用的铅球,只能在赛事当天由大会提供,选手们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铅球,由于舒适合手,因此铅球被选手偷偷拿回去作为私用。

由于事件关乎西班牙以及奥运主办单位的面子问题,铅球失踪事件不了了之,但铅球制作人辻谷先生因而在业界一夕成名。四年后,一九九六年第廿六届美国亚特兰大奥运赛事场上,辻谷工业制作的铅球,独占所有铅球投掷项目。

讲究重力重心,逐一打磨

辻谷工业的手工铅球,直径为十一至十三釐米,但重量却有七点二六公斤,不靠电脑车床,每一个铅球的诞生,都注入辻谷制作的心血。拥有近四十年铅球制作经验的辻谷,凭着感觉去判断铅球的重心,一一加以用心打磨。


拥有近四十年铅球制作经验的辻谷,凭着感觉去打磨铅球。

前日本铅球教练小山裕三对这个讲究重力重心的制球过程珍惜万分,他说:“握着辻谷的铅球很融洽,感到与铅球已经融为一体。”

当初拿手工铅球去奥委会申请时,辻谷曾经遭到嘲讽讪笑。他直言,只要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将其做好,不管别人怎样嘲笑绝不在意。凭借这份坚持,辻谷最终得到西班牙巴塞隆纳奥运会的使用认可。


辻谷工业生产出的手工铅球,制球过程讲究重力重心,握起来顺手舒适。

陈旧木楼,成就奥运铅球

辻谷工业的厂房位在日本琦玉县富士见市商店街一角的一座陈旧两层木楼,一楼作为工厂,二楼是辻谷一家人的住所,表面看上去与一般的旧民宅没啥区别。当我们到达时,慈祥朴实的辻谷先生已经在门口迎接,他微微笑地说:“不出来迎接,很难找到的。”的确,怎么也想像不到在这个不起眼的陈旧日式民宅区里,不大的厂房却诞生出世界一流的铅球。

有记录显示,出自辻谷之手的铅球,可以令选手在投掷铅球时,在空中飞距拉开一至二米的距离。故辻谷制作的铅球在业界相当出名。连续三届奥运金银铜奖牌得主所选用的铅球,全都出自于辻谷之手。


出自谷之手的铅球,可以令选手在投掷时,在空中飞距拉开一至二米的距离。

重心的位置决定投掷铅球的距离,所以制作铅球的重心就成为铅球品质的关键。

在辻谷制造的铅球还没有站上国际舞台之前,大部分的铅球制作都是经过数码车床制造。但比赛用的铅球规格严格,一个重达七点二六公斤的铅球,只能有五克至二十五克的差值,很多依靠数码电动车床生产出的铅球,都达不到如此精密严格的规格,不良品高达七成,令很多订购商却步,因此最后订单都转向手工制作的辻谷工业。

制作铅球的打磨完全依靠感觉,制作过程非常细致且相当耗时。辻谷说,铅球订单不断,且制作时间也十分有限。铸模工作也很辛苦,因为室内温度会影响铸造出来的铁球膨胀或缩小。

婉拒技术输出,坚守做人原则

辻谷工业的技术不单停留在铅球方面,其他小型金属的手工打磨也享誉业界,不断有人出资要求他释出相关技术,包括巴基斯坦、巴西、美国、印度等国。美国方面曾经有人三番两次前来拜访,表示愿意出价三亿日元邀请辻谷担任海外技术指导,去年一月中国方面也有人找他,但都被他一一婉拒。

眼看一笔一笔交易付诸流水,辻谷太太及孩子都难以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执著。但是对于辻谷来说,这样的技术是经过长年的经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传授得了的。同时也是因接受多位人士的建议及智慧,才有今天的成绩,如果将此技术输出海外,等于是出卖了他们。他说,这也许是他做人的准则。

铅球有生命,可以与之沟通

谈起铅球制作,辻谷马上滔滔不绝。最初,从材料应用、选材等经验,都是他从零开始学习起,并亲自前往铸造公司学艺,学习及感触各种金属的特质。因为四季不同的气候都会影响到金属材质的密度,因此冬天与夏天铸造出的半成品,冷却时间不同,相差一天,而且大小也相异。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总算摸清了它们的特性。

辻谷表示,即使这样,每个铅球并非千篇一律,各有其特性。辻谷就像在谈一件开心的事情,他说,“很有意思,铅球跟人的脾气很像。”

每次在开始打磨前,他会手握着铅球询问,“你那边比较硬?”自然铅球就会有反应。他解释说,敲打一下铅球就会产生声音传导,他就是通过铅球的回答来判断打磨的方向,找到重心的平衡点。辻谷接着说,“你别看铅球好像没有生命,其实都有生命,可以跟它沟通上。”他直言,一个铅球的诞生,就像注入自己的灵魂一样,所以他认为铅球就等于是自己的分身。

也因此,如果自己心情不好,或者状态不稳定时,铅球也会有反应,所以做出来的东西都是不良品。因此他在心情不好时,会停止工作。◇

=======================================

坚持人权与正义 别无他选
文、图 ◎ 任子慧


公开拒绝提供北京奥运铅球后,收到上百通支持的电话。

由于公司连续三次“独占”奥林匹克大会竞技场上的铅球使用权,因此北京奥运开办一年前就不断有人联络辻谷,商谈提供铅球的事宜。而他另有想法。

早在二零零四年看到日本足球代表队在重庆遭到当地观战民众的粗暴侮辱时,辻谷就非常不理解。隔年在大陆发生了反日游行,尤其看到中共公安对向日本大使馆扔掷石头的人群视而不见、不去制止时,他说:“当时我就明白,原来所谓的反日游行是中共在背后操控。”

之后随着媒体不断地揭露,中国产的有毒食品,以及看到发生在中国的人权迫害等事情,导致最后回应中方是否应邀制作奥运用手工铅球决定时,答案立判——拒绝。

对于中共提出体育与政治应该分开的说法,他认为,“根本的问题是一样的,不珍惜人的生命,难道会重视体育吗?”“一边对人权进行打压,另一边却举着象征自由和平人权的火炬,这种行为不会得到世人认同的。”他摇头说道:“犹如一只手拿着火炬,另一只手却拿着大刀。”

自从辻谷公开表示拒绝提供铅球后,给日本社会带来十分大的波动。他表示收到上百通电话的赞同及感谢,甚至连明信片、信件也不断涌入。他微笑地说:“没想到引来这么多人的关注。”他接着说,自己并不觉得做了什么伟大的举动,想不到连海外的媒体也打电话来要求采访。事实上,就在我们前往采访的同时,已经有另一家日本电台在一旁等候了。

最后他说:“看到现在的新闻,觉得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这样侵害人权的国家没有资格举办奥运。虽然觉得对那些铅球竞赛的选手有些歉意,但是作为一个‘职人’应有的气魄,并非只要出名就好,而是要付上自己的真诚实意才是最重要的。”

为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提供铅球,是辻谷先生目前的目标。

经历战争,正义反对残害

坚持手工制作的辻谷,怀念消逝的手工年代,他说,以前虽然没有特别的鉴别机器,但是他们都从生活经验中积累智慧与经验,往往比课本上所传授的知识还实用。

辻谷生于一九三三年,谈到儿时的经历,老先生露出童真的一面,叙述当年印象最深刻的小学经历。谈话间,赤子之心表露无遗。

二次大战结束前,当时小学六年级、住在东京的辻谷说,那时几乎每天都要躲空袭,学校老师于是教孩子们如何辨认空袭炸弹的方向并逃躲。

辻谷记忆犹新地说:“听到空袭警报之后,舔一下手指,指向天空,接着感觉风向,朝风向相反的方向逃跑。”原来,炸弹的时速会搅动风向。而“如果看到天空有一个圆点,就赶快逃开。”

他解释说,空袭的炸弹都是长型的圆筒,如果看到是一个长型的就说明那个炸弹并非朝向自己的方向飞来,但看到黑色的圆点则说明这个炸弹正朝向自己的位置飞来。所以老师叫他们赶快朝其他方向逃开。

尽管很多时候依靠老师教导的方法避过空袭灾难,然而残酷的战争年代也使他看着平时一同嬉戏的同学失去生命却无力挽回。

辻谷永远记得,小学毕业典礼是三月十五日,但几位同班同学在三月十日那天的空袭中丧生。毕业典礼上,那几位同学再也见不到了……

这个深刻的记忆,导致日后辻谷看到无辜的百姓遭到残害,油然而生一份正义感。


战后的日本小学课堂。(法新社)

正直的价值观,纯朴持守

在附近经营水上运动器材,今年四十五岁的辻谷先生长子友孝,在采访中一直默默地坐在旁边,很少插话。其间,辻谷先生的电话响个不停,还有其他媒体打电话来询问采访时间。

在辻谷先生接电话的同时,记者有机会询问辻谷友孝对父亲的感觉,他低声地说:“从小父亲很严格,很少跟父亲聊天。今天还是第一次听父亲说小时候的故事。”辻谷友孝形容父亲非常唠叨,从小对兄妹五人要求甚严。他举例说,父亲要求吃饭不能出声、坐时要有坐姿、筷子应有正确的放法、不能浪费米饭及吃饭不能看电视等。虽说如此,友孝先生也笑着说,自己也是用同样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孩子。

对于父亲这次拒绝提供铅球给北京奥运举办单位,他淡淡地说:“没意见,拒绝也没啥不妥。”

自从拒绝事件在媒体曝光后,辻谷不断应付多家海内外采访媒体,有时一天同时接受五家媒体的专访。但对于媒体如何报导、何时报导,辻谷并不过问。甚至连日本国内的电视台报导内容,父子俩也异口同声说:“没有啥好看的,说来说去都是那些。”父子俩纯朴中又带点坚持的个性,展露无遗。◇

============================================
用清明的心 铸一把好剑
铸剑达人:陈世聪
文 ◎ 彭秋燕 摄影 ◎ 孙帼英


铸剑师陈世聪因为梦寐以求一把宝剑,进而中年转业走入制作宝刀、宝剑的世界。

陈世聪说,剑有分活剑和死剑,在铸造过程中,剑会吸收人气及日月精华,所以铸剑者的修为会直接影响到剑的好坏。对他而言,磨剑前的必要功课是打坐,直到心无罣碍,心境清明为止。

金庸武侠小说世界里“刀光剑影”的情节,大家再熟悉不过,但却很少听说有人因为沉迷武侠小说,变成铸剑达人。然而,铸剑师陈世聪却因为梦寐以求一把宝剑,而中年转业走入制作宝刀、宝剑的世界。

铸剑大师陈世聪纤细的身材,总是一袭长衫,看起来轻飘飘的,仙风道骨。高雅、自信,对剑的执著与爱好,仿佛是他爱看的武侠小说中剑客的最真实写照。

陈世聪无师自通,从古籍中学得铸剑方法。一九九三年毅然辞去公职,成立“剑庐工坊”,专心打造心目中的宝剑,成为世界级铸剑名师。“坦白讲真正的宝剑外面是见不到的,现在能够做出来真正的宝剑只有我一位。”他很自豪地说。

举凡制作技术困难的湛庐顶级宝剑,或是七星竹节宝剑、柳叶刀,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李飞刀等,各式宝刀、宝剑及兵器,都是他所擅长制造的。

研究陨石成分,高科技铸剑

一开始,为了解剑的成分,陈世聪就去研究陨石。结果发现,古代真正的宝剑是用陨石打造出来的,也就是用流星,没有例外。

现在他以高科技的方式,打造媲美稀世古传宝剑。陈世聪说:“陨石我只能够分析大概90%的成分,另外10%,因为经过化学变化没有办法还原。我是以90%的金属成分、非金属成分,加上10%的为了增强硬度和韧性的金属去做宝剑的。”

陈世聪多年钻研中国古代各式名剑,要如何识别一把好剑?他说:“一般我的动作是先识剑刃,剑尖抽出来以后从中间弯曲,弯曲后如果能马上弹回成一直线,就可以判断剑刃已经很不错了,若有稍微一点弯曲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剑。”

只要有搜藏家来拜访,陈世聪会第一个试给他们看,然后搜藏家便会透出很惊讶的表情!因为他们见不到这种材质的剑。


陈世聪说明,若一把剑弯曲后能马上弹回成一直线,此剑刃的品质相当不错。

磨剑靠经验,没有理论

因为铸剑的难度很高,看这把剑的价值就是看它的磨剑技术。陈世聪对磨剑方式和铸剑规格倒背如流。

铸剑技术的磨法是两面、三线、四个坡,从护手到剑尖是六十九点五公分,一定要符合鲁班尺最吉祥的尺寸。

一般做的剑宽度三公分,到剑尖的部分是二点二公分,两边各要缩零点四公分。厚度一般是以零点五公分下去磨剑,到剑尖大概也是在二点二公分左右,如此,中间去掉二点八,一边就去掉一点四公分,一路非常均匀的薄到剑尖。

陈世聪说:“坦白讲难度相当大,纯粹是靠经验,没有理论,书本是学不到的。”

一次,德国技师发现他竟然可以用手工来磨六十九点五公分长度的剑,不可置信地说:“全世界最高超的技术,也只能磨到三十六公分而已,再长就没有办法。”

磨剑不仅讲究高超的技术,更要求心平气和、全神贯注的心态。陈世聪说,在磨剑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有一点疏忽,一不小心剑就会凹陷或产生缺口,钢材缺掉没有办法补救,这把剑便无法成为一把好剑,就必须斩断。

而磨一把湛庐宝剑或太极宝剑,大约需耗时十二到十五个小时。顶级剑一把要超过三十个小时。在磨剑的过程,绝对不能有长时间的休息,一开始磨的话就要从头磨到尾,因为完全都是靠手感下去磨,眼睛看不到,停顿了灵感就中断了,无法接续。

多年钻研中国古代各式名剑,他发现古代名剑全是用陨石做的,因此,现在他以高科技的方式,打造媲美稀世古传宝剑。

用生命铸剑,磨剑前打坐静心

陈世聪说,剑有分活剑和死剑,活剑在铸造的过程中会吸收人气及日月精华,所以铸剑者的修为会直接影响到剑的好坏。而磨剑又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有时需要三十个小时不眠不休,一气呵成,中间稍有停顿,灵感便无法衔接,因此对他而言,磨剑前的必要功课是打坐,直到心无罣碍,心境清明,才能心平气和专心一意,才能展开磨剑的工作。

依陈世聪惯例,一次磨十把。磨的时候,只要磨到一点点热,就必须放着磨第二把,让它自然冷却,然后再换第三把。由于钢材退热慢,所以等第一把磨到第十把后,再回过头来磨第一把,就不这么烫。

经过无数次这样的来回磨,才能成就一把盖世名剑。铸剑师用生命去磨,真可谓“磨性命”。陈世聪解释:“因为磨石转速一分钟三千八百转,速度非常快,手抓着一定会产生热,绝对不能有一点点的分心,太危险。尤其我们铸的是长剑,采用世界一流的钢材,所以切削率非常强。”

永不生锈的宝剑,需保养

为了拥有一把宝剑而转业,铸剑十五年,陈世聪对宝剑的定义是:一把永不生锈的剑,然而如何达致不生锈,则不是铸剑师所能及之事,而需要持有宝剑的人持续用心保养、擦拭。

陈世聪以多年的经验讲解,因为剑有磁场,练剑的人到最后可以心剑合一。活剑的基本条件就是合金钢材,合金钢材制成的剑才有磁场在;死剑就是一般的杂铁及不锈钢做出来的,这种剑完全没有一点磁场。死剑没办法成为一把真正的宝剑,只有活剑经过保养才有可能成为宝剑。


铸剑十五年,陈世聪说,因为剑有磁场,练剑的人到最后可以心剑合一。

至于钢材为什么会生锈?因为它有毛细孔,还有钢材本身是清冷的金属,合金的钢材摆在室外自然会生锈,因为空气中的温度比钢材至少高一度,空气中有水分,所以水会从毛细孔中进去,水分跟金属一接触就生锈。

但是陈世聪做出来的剑比较不容易生锈,因为他在淬火的过程中,已将钢材里面的毛细孔收缩到最小,只是现代的科技尚无法完全填满,还有微小毛细孔。

一把永不生锈的宝剑,需要投注时间、恒心、力气去擦拭,以产生热,“因为我的合金钢材有铝的成分,经过一段时间的擦拭会慢慢融化,铝金属会从毛细孔里浮出来到表面,填满毛细孔,所以我们常在讲‘古剑斑斑’就是这个意思。”

陈世聪说,当一把宝剑养到毛细孔没有了,就无须保养,这把剑就价值上千万台币。

在陈世聪所有的作品中,顶级宝剑难度非常高,是结合高科技的淬火技术制作而成,使其硬度H.R.C.六十五,弯曲度七十五,质地细致没有毛细孔,滴水成珠,这样的上乘好剑,陈世聪铸了十五、六年,才做出十二把,成功率大约只有一成左右。而一般湛庐宝剑成功率大约八成。

陈世聪铸剑技术精湛,顾客群遍及海内外,尤其受武术团体欢迎。

祖师爷指导铸剑度难关

自古以来,宝剑是佛教、道教斩妖除魔的法器,但中国铸剑的技术已经断了至少三千年,三千年间,还没有人做出真正的宝剑,当时陈世聪下功夫研究着实花了不少时间和精神,尤其磨剑的技术难度很高,在制作的过程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却苦于没有人可以解决。

此时虔诚信神、信佛的他,每此都有神佛梦境显示,以顺利完成一把好剑,或是神明托梦铸造宝刀、宝剑的神迹时常发生。

陈世聪说:“有点玄,上面都晚上下来教。我们铸剑的人拜的是欧冶子,是中国铸造钢剑的祖师爷,其实只要我们对这灵界有虔诚的心,他们自然而然会下来教,冥冥之中会告诉你。”尤其是七星剑需要的技术很高,祖师爷教的最多就是那把七星剑。

七星剑在古籍记载是中国的剑王,相传是佛祖旁边四大金刚其中一个神拿的法器,但是因为它的技术很高所以很早失传。陈世聪的愿望是把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宝剑重新做出来。

由于对古剑的向往与兴趣,让陈世聪一头栽进了铸造宝剑的世界,当初的心愿就是要把一个真正的宝剑做出来。现在有子继承衣钵,陈世聪欣慰好不容易找回的千年造剑技术,能够再继续发光、发亮。◇

──本文转自第69期<<新纪元周刊>>封面故事
http://mag.epochtimes.com/071/1.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退休生活:什么时候领退休金最划算?
专家支招:实现高额投资回报的5个技巧
长期投资胜率大 做好投资决策必备5要点
你准备退休了吗?小心这4个心理危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