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民权活动家艾伦.德肖维茨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8月3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菲利普斯 2008年8月3日华盛顿报导)艾伦.德肖维茨是哈佛法学院教授、著名民权活动家,还是作家,发表过将近三十本涉及法律和政治的畅销书。

艾伦.德肖维茨的家里和办公室里,到处都是各种小玩艺,包括用一辆老式凯迪拉克轿车改造的沙发,墙上托马斯.杰斐逊亲笔签名的信、棒球纪念品、依地语的明信片,善本图书和古董。艾伦.德肖维茨承认,这简直是个大杂烩。不过,他从小到大,一贯如此。“小时候,我始终拿不定主意长大干什么,是当律师,教授,作家,当讲师、知识份子还是上电视。所以我决定,都干一遍。”

艾伦.德肖维茨出身在一个犹太劳动阶层的家庭。他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也是第一个专业人才。他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法学院后,到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律助理。1967年,年仅28岁的艾伦.德肖维茨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在全国引起轰动。

作为律师,艾伦.德肖维茨迅速成名。他成功地辩护了很多重要的被告,包括前美式足球明星OJ辛普森、拳击手迈克.泰森,和金融家迈克尔.米尔肯等人。

然而,作为活动人士,艾伦.德肖维茨则一直热衷于替那些他认为受到了不公正对待的小人物仗义执言。“我年轻的时候,曾努力帮助那些精神不健全的人,当时,美国有一百万人被强行关在精神病院里。后来我对判刑政策不统一,预防性监禁等问题提出质疑。我无非是把这些大家视而不见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

艾伦.德肖维茨在畅销自传里说,这种做法让他在某些圈子里非常不受欢迎。“因为很多人都说,‘最好别让大家注意到,最好别公开提出来。’但是我不喜欢掩盖,不喜欢隐藏。我喜欢让所有事情都完全公开。如果藏起来,意思就是别人没有权利知道,在民主社会,要改变,首先要知情。”

艾伦.德肖维茨发表了大量文章,讨论如何在保障民权和政府措施,保护国家安全之间寻求平衡。他表示,布什政府对在押的恐怖嫌疑人秘密使用酷刑的有关指控,让他十分担忧。

艾伦.德肖维茨说,他本人反对酷刑。他承认,如果炸弹即将爆炸,无辜生命危在旦夕,恐怕所有总统都会酷刑逼供,但是他认为,国家秘密使用酷刑违背了民主的原则。“因此,我写了很多文章,说‘嗨,如果总统要使用酷刑,我们要求知情,我们要有酷刑许可证,要得到总统、司法系统的批准’。

但是所有人都说‘不行,不行,这可不行。如果这样做,就等于是承认我们使用酷刑,有损我们的国际形象。’没错,可问题是,如果我们真做了,国际形象就应该受到损害。我们不能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可不是民主社会的作为。”

艾伦.德肖维茨是言论自由的坚定捍卫者,虽然言论自由也会带来一些风险。艾伦.德肖维茨说,他跟自己的偶像,美国开国元勋之一托马斯.杰斐逊一样,认为只要把各种观点不偏不倚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公众自然能识别真伪善恶。他回忆起了1977年的一场争论。当时,一个新纳粹团体申请许可,要在伊利诺伊州斯科基市一个很多犹太大屠杀幸存者居住的地区游行。

德肖维茨说:“斯科基市决定禁止这次游行。我当时也参与了辩论,令很多人惊讶的是,我站在了新纳粹分子的一边,指责斯科基市无权禁止游行。你们今天能禁止新纳粹团体游行,明天就能禁止马丁.路德金,或是争取同性恋权益的游行。我妈当时气死了,她问我,‘你到底站在哪一边?’我不站在任何人一边,我是站在言论自由的一边。我认为,捍卫言论自由要始终如一,不能只捍卫自己的言论自由,不管别人的言论自由。”

艾伦.德肖维茨通过不少讲座和书籍,为以色列的存在辩护。但是从1970年开始,他同样支持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种立场让他在巴以问题上两边不讨好。“我一直是极端主义者仇恨的对象。极左派和极右派都恨我。但是,一个人的价值恰恰可以从他敌人的身上体现出来。我很高兴这些人对我恨之入骨。哪天他们开始喜欢我了,那我才要担心呢!”

作为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艾伦.德肖维茨教务安排得很满。他表示,希望能稍微减轻一些教课的负担。他刚刚完成了一本关于托马斯.杰斐逊和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书,正在策划另外三本新书,一本是关于恐怖主义威胁下的强制审讯,一本是关于人权,还有一本是关于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左右之分。很显然,不管艾伦·德肖维茨走到哪里,他都会继续探索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涉嫌逃税 夏普顿麻烦多
布碌崙康斗房欺诈案 住户保住房子
王书君案预定7月29日开审
目击众人捉16岁惯犯 社区领袖吁司法改革纠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