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管生活专栏】为何企业变革多以失败收场?

杨仁寿(云林科技大学企管系教授)

人气 116

国际知名的麦肯锡(McKinsey)管理顾问公司在2007年发表的一项调查指出,在受访的1536位各国管理者中,只有38%的受访者表示公司的组织变革达成提升绩效的目标(如获利、市场价值),只有30%的人认为变革达成组织长期性健康的目标(如提升能力、正面的组织文化)。为什么组织变革有如此高的失败率呢?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原因。

第一,变革准备不足。变革要能成功必须慎于始,在推动之前要让组织成员觉得:(1)领导者对于该变革有足够的承诺,(2)组织有能力执行该变革,(3)该变革对于组织而言是适当的,(4)该变革对于员工是有益的。如此,员工才会真心支持与投入。

第二,缺乏以系统观点规划变革。例如,希望透过教育训练改变员工个人的信念、态度、与行为,却忽略了影响员工行为的因素还有组织的奖酬系统、主管的领导作为、与文化等,在其他组织因素未改变前,新知识、新技能常常用不上,徒增员工沮丧与不满的态度。又如,TQM的成功需要员工具有团队运作能力、品质承诺、问题分析技能等等,但许多组织却只提供品管手法的训练。

第三,以变革活动而非成果为焦点执行变革。许多组织在执行变革过程中,往往忘记了变革最终目的,是要提升组织绩效或促进组织健康,而将焦点置于如何推展活动本身,最终可能是热闹有余却成效不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如:变革活动的规划未事先订出具体改善目标,如营业额的提升或产品不良率的降低;或推动变革的负责人并非直线主管,比如是顾问或幕僚人员,他们只想把事情做对,而不关心实际达成些什么具体成果。例如国内某些企业推动“平衡计分卡”的成果,只是完成关键绩效指标的分析,以及建构一个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资讯系统,却未能善用这套系统改进组织效能。

第四,变革方案并不适合企业特质。例如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想法是凝聚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使得组织成员因为对愿景的渴望而共同学习与转变,其适合的组织文化是强调参与和民主的,自然不适用在强调指挥与控制的企业。又如许多企业在推动流程再造时,因缺乏跨部门合作的文化特质,而无法成功。

第五,缺乏学习机制。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事先的规划不见得都符合执行时的现况,因此需要不断在行动中学习。学习机制的建立,包括评估变革行动的有效性,以及变革结果是否符合原订目标。一旦变革行动无效或结果不理想时,需要检讨与改变变革行动。◇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王赫:中国金融业的双重风险
王赫:中国六大银行业绩下滑 隐患深藏
吴惠林:金融危机山雨欲来
吴惠林:台股冲上两万点的迷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