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看奥运开幕式-整体配合篇

标签:

【大纪元8月9日讯】(大纪元记者安娜报导)备受争议的北京奥运会终于在2008年8月8日,于耗费巨资的北京“鸟巢”拉开帷幕。对于这场奥运会的开幕式,各方说法不一。然而,大家最想听到的应该还是那些最爱中国,对中国奥运会付出最多,最能讲真话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观感。以下评论全部来自于中国老百姓真实的表达。他们的聪明和幽默的评论读后让你笑个倒。

*无名氏
下面个人觉得不足和失败之处:
整体时间安排不科学 ,甚至失败,为了迎合中国人庸俗的数字8的想法,开始时间非得弄在8点08分,结果整个下来显得时紧时松,运动员入场时间太久,升旗及点火过程太久,而这些时间,过场本身是无法回避的,应该将开幕时间提前,然而,却因时间太久,最终点完圣火拖到了9号0时过后,一个原本8号开幕的世界性大会,历史性的延长到了第二天~~~

奥运圣火坛的点燃过程太过冗长,李宁绕场飞天一圈,本身很浪漫的想法,这种给人长时间期待的过程,会平添观众对最后点火幻想和期待,可结果等来的是普通的点引信引烯主火坛,最关键的点火瞬间没有闪现亮点,却让过程抢了风头。张导也许太高估观众对整体效果的理解和幻想了,却低估了世人对最后点燃圣火坛的期望值。缺少画龙点睛,于是有点虎头蛇尾..
  
和平鸽飞哪去了?不知是我眼拙?还是怎的,解说都说了历届要放白鸽,可这次只见现场 观众学着做鸽的手势,却始终没见白鸽起飞…估计是天黑不敢放吧?

运动员进场式的少女拉拉队不知是不是学习朝鲜,因为好像连短裙和太阳帽都和朝鲜的那个美女拉拉队相似。开始跳的还整齐,进场不到一半就累了,镜头中数次出现少女们打哈欠伸懒腰的情景。这种集体拉拉队应该学习日本广岛亚运会,一样是少女,一样是白色短裙,人家的又整齐又漂亮,让人眼前一亮。港澳台进场时全场的欢呼证明了血浓与水,很奇怪美国队进场时也是狂呼,印象里北京的愤青们应该很多,不过也不奇怪,因为愤青们大都没钱没权,开幕式应该是进不去的。中国队的声势不是一般的大、观众的欢呼不是一般的壮、fanqiechaodan服装也不是一般的难看,呵呵。Liu市长和罗格进场时礼仪小姐的依次行礼不伦不类,让人无语。

一开始李宁跑出画卷,表现了古代中国走在世界前列,后来越来越慢,表现了近代中国落后于东西方列强,最后点燃火炬,表现了同归于尽的伟大思想。这位兄弟真是太有才了.笑喷了.

*北京的姑娘们,你们辛苦了
先进入场地的运动员们有一些已经席地而坐,场边的观众和各国政要们忙着用扇子扇风顺便在看到自国运动员或友国运动员路过时喊两声。
但是,看起来很可怜的就是运动员经过之地的排布的密密麻麻的姑娘们。她们一身白,白靴子,白裙子,白帽子。她们要跳,要拍手,还要不断地笑。没人给她们扇风,她们可都是女生啊,要跳两个小时,真是太可怜了。
更可气的是,在电视上露脸的只是靠近出场口位置的那些女孩子。还有就是,这摄像怎么老是拍这些女孩子们的脚呢?
还有那个李宁点火,刚准备飞的时候,就亮晃晃得看见两根钢丝,简直就是在掠杀观众的激情.难道不能弄出像大卫可波非尔的”飞翔”感觉么?
还有就是,很多阶段,都是绕行一周,时间太长了,我看到很多现场观众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再接着点火仪式,还是绕飞一周,一个简单的东西,弄那么长时间,稍微点缀点元素,弄点视觉效果,果然是出自张大导演之手笔.
总体感觉,无新意.所谓的中国元素,只不过是表面工夫.中国的博大精深根本没有完全表现出来,”博大”是有的,节目表演都是很多很多人,”但”精深”,掘地三尺也找不出来.

*作者:tt3b 回复日期:2008-8-9 1:47:59 
文艺表演可以用虎头蛇尾来描述,开始倒计时不错,纸卷刚开始搬上舞台时效果不错,大脚焰火也相当有震撼力,可从京剧布偶开始到现代部分就慢慢倍感失望凌乱,主题句《我和你》从现场演唱效果来看缺乏张力,激情和高潮,或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效果不错。今天的导播和摄像,今天过后可以拉出去毙了,无数败笔诟病,杂乱无章,总之一个我晚上,我看到了扇子,大腿和脚,等运动员入场时,镜头压根儿没有聚焦过标写着入场国家名字的牌子和举牌的MM,甚至我连日本棋手瓷娃都没见到,还有很长时间是把镜头切换到毫无状态的江CORE和9大常委,并保持良久,看来导播和摄像是人民大会堂里面工作惯了;护旗手们进场的时候,现场解说一一介绍护旗手时也没有任何一个对应棋手的特色镜头,并且那2个CCAV解说乌鸦的与现场解说错位,真不知道该听谁的,严重以及非常鄙视!最 后的火炬最后点火感觉有些平凡,但奔跑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导播稀烂,该特写不特写,该全景不全景。特别是重中之重,点火炬的时候,那叫什么啊,一个远景从头到尾。服了。
导播太垃圾了,切得都是什么画面
美女引导员、漂亮的衣着、汉字引导牌,竟然没一个给特写的!!
音响效果太差,解说差强人意,入场音乐、集体朗诵论语声音杂了点
主题歌一般,点火没有惊喜
最重要的是导播太垃圾了可以下岗了

*作者:蒙面大虾 回复日期:2008-8-9 0:39:50 
最大的败笔,镜头切换严重有问题~~~很多镜头都明显有瑕疵的害切进来,这东西肯定有延时的,现场导演吃屎的,运动员出场的时候牌子连特写都不给一个。最后传火炬出现好几次镜头晃动都没有及时切掉,最后李宁出场居然连一个正面特写都没有。

最失望最垃圾的,也是现场观众无法看到的失败,即是电视摄像。估计所有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即便一点影像常识都无的朋友们都会如此认为吧?作为大型团体表演,本应通过电视摄像镜头给以全面 直观的展现,应该给出的效果比现场观众看到的更完整。可结果,只能用垃圾形容了。当取远景时没远景,当看近景时无近景,镜头捕捉和切换极差,看得让人那个憋啊~~~特别是当现场团体组图表演时,是应通过航拍远近结合拍摄来表现全景,展现大气的,结果偏偏让我们可怜的观众看那些演员陌生的脸。即便偶尔几个远镜头,也只是从观众席的角度斜视,好不容易来个航拍,却又是在鸟巢外围转两圈….正如一些网友说的,摄像对最后点圣火的李宁也是淡淡两笔带过,根本没取一个近景特写,这也许是历史是第一个没向世人露正脸的点圣火的火炬手…可怜了李宁先生,辛苦的在天上飞跑一大圈,到头全世界还没看清他现在长样了。实在无法相信这摄影师和导播是国家电视台的专业人。这样的镜头怎对得起全世界关注的眼?
  
导播和摄像都是傻13
文艺表演的时候,该近景的就远,该展示整体的就拍一张张辛苦的脸。
运动员进场的时候不断的拍同一个角度,要不就是些莫名奇妙的腿。
全场至少出现了5次严重失误,比如晃镜头或者切换失败。
抓不住重点,本来运动员进场的时候五大洲的表演乐队是个亮点,这帮傻13居然两个小时只给了三个镜头,还是特写,操!
抓明星的时候美国篮球队岛最后才找到,给了威廉姆斯一个远景,科比居然在角落里,操!
入场式两个傻13在镜头下方一直推搡运动员,什么组织能力啊。
还有那么多的笑脸那部分,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搞,摄像一共就照到了三个,还没有全景,看了都快疯了。
平淡的主题歌和火炬点燃方式都能忍受,受不了这帮电视台的。
看我们举国搞的这个东西还不如希腊一个小国家不经意制作,能力问题还是体制问题?!

*作者:willyangj 回复日期:2008-8-9 1:46:11
运动员进场时,至少出现三四次镜头长时间对着运动员的下半身甚至地面。WHY?是因为摄像机是无人看管的固定机位?那导播是弱智吗?切镜头时明知镜头如此不堪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抑或是央视的才子审美观点特殊?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组图:中国人看奥运开幕式-整体印象篇(1)
组图:中国人看奥运开幕式-整体印象篇(3)
组图:中国人看奥运开幕式-整体印象篇(2)
组图:中国人看奥运开幕式-导演素质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