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祸蔓延 香港慌忙应对

第二宗肾结石患儿确诊 内地受害婴幼儿料逾500万

人气 23

【大纪元9月23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在中国大陆爆发的有毒奶类制品事件蔓延至香港后,情况越演越烈。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昨日证实一名在香港出生但居于中国大陆的4岁男童患上肾结石,成为香港第二宗因饮用三聚氰胺奶类制品而出现肾结石的确诊个案。港府卫生部门昨午宣布紧急立法,禁止食物中含有过量的三聚氰胺,在今天刊宪后立即生效。同时将会开放25个诊症地点,供家长带同子女前往进行免费评估。

在台湾被验出使用大陆制奶精而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伯朗咖啡,其香港代理昨日起全面回收8款问题咖啡产品及一款鸡茸玉米浓汤。至于雀巢公司,昨全面回收1公升国产毒鲜奶,但辩称在香港发现的集团纯牛奶所含的三聚氰胺比率低于新标准,所以绝对安全。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长江昨日证实已经辞职,但中国大陆同时传出消息,指实际受害的婴幼儿数目高达500万至1,000万人,令哭诉无门的受害家长们更加愤怒。

据中共卫生部公布,截止2008年9月21日8时,大陆各地报告因食用婴幼儿奶粉接受门诊治疗咨询并已基本康复的婴幼儿累计为39,965人;正在住院治疗的婴幼儿为12,892人。因毒奶粉事件导致出现症状的患儿数目,总计已经接近53,000人。

当局并称,住院治疗的婴幼儿中有较重症状的婴幼儿104人;已治愈出院1,579人。在所有接受治疗的婴幼儿中,2岁以内婴幼儿占81.87%,2-3岁幼儿占17.33%,3岁以上幼儿占0.8%。

医生:料大陆患儿逾500万

有医生在网上写道:“河北目前检出肾结石儿童占全部已检查的3.6%,广东是2.2%,全国有3亿儿童,我国将出现500万至1,000万肾结石儿童,有的小孩现在还没症状,但肾脏受损有镜下血尿儿童还没报上去,这是不是一场民族灾难?”

最新一期《新纪元周刊》也根据已知数据推论,在毒奶粉事件中受害的婴幼儿数目可能高达600多万人,其中因服用三鹿牌奶粉而受害严重者近200万人。

此外,一如国内网民所料,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步上张文康的后尘,因毒奶粉事件昨日引咎辞职。2003年时任中共卫生部长的张文康为中共隐瞒沙士(SARS)疫情背黑锅,于当年4月被解除职务。中国大陆早于2002年11月已爆发沙士疫情,但因中共当局隐瞒,导致沙士在全国广泛传播,造成8千多人受感染,775人死亡,当中香港死者便占299人。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右)表示,当局由今天起开放18间门诊及7间评估中心,为曾饮用问题奶类制品的12岁以下儿童做免费评估。(大纪元记者吴琏宥摄)

港出现第二宗肾结石儿童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昨日表示,接获通报第二宗儿童饮用怀疑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品后肾脏出现毛病的确诊个案。个案涉及一名4岁男童,他在香港出生,但居于内地,内地医护人员诊断他的肾脏有结石。他的父亲昨日携带他到玛嘉烈医院检查,血液及尿液测试结果均显示他的肾脏有结石,随后入院治疗,情况稳定。

早前一名3岁半女童,怀疑长期饮用含三聚氰胺的伊利高钙低脂奶,验出患肾结石,是本港首宗个案。女童接受诊治后出院。

另外,屯门医院前日接获一宗3岁男童求诊个案,他曾饮用受污染奶类制品,怀疑患肾结石,初步诊断情况良好,毋须留院。院方已为男童进行检查,正等候超声波结果。

玛嘉烈医院昨日为另外63名声称曾饮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类制品的人士提供诊治,他们包括34男29女,年龄介乎2个月至17岁,各人均毋须留院。

另外,卫生防护中心热线2125-1133截至昨日下午3时,共接获955宗市民查询。当中384名查询的人士声称他本人或其子女曾饮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类制品。其中受影响的80人,包括43男37女,年龄介乎4至55岁,声称分别出现一些肾脏病征,例如小便刺痛和次数的转变。余下的571名查询人士并没有涉及饮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类制品,只是寻求一些健康指引。

本报记者昨日早上到玛嘉烈医院了解情况,发现有不少家长带同子女前往检查, 部分的家长事前没有预约,需要在急症室排队等候。但求诊的人数不算很多,没像国内各儿童医院一样挤满了家长和孩子。记者等了很久都未见进去检查的小朋友和家长出来,觉得奇怪,却在后门撞见一名家长邓太太。

要家长走后门 政府被指隐瞒

家住新界的邓太太告诉记者:“医院封锁了消息,我觉得他们这样做很不对,要我们由后门走,他们的大老板不准病人由前门出,开了后面的升降机给我们,因为院方怕人们乱讲话。”

她又说,儿子知道发生毒奶事件后很害怕,哭了数十分钟,“小朋友心理很容易受影响,我自己尽量开解他,使到他不受影响。他饮了4年,每天饮2至4包(怀疑含三聚氰胺的牛奶)。……现时很多东西都是在大陆生产,我都很担心,尽量买一些外国制造的。”

玛嘉烈医院检验安排混乱

有家长登记花了3、4个小时,批评当局安排混乱令他们无所适从,并一度出现鼓躁。邓太太说,检验程序是首先验小朋友的小便,然后去验血,医生认为有需要就去照超声波,“不过我觉得他们安排分流很差,其实应该很清晰告诉病人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如何,病人今天上到去很混乱。院方应该提示那间病房做什么程序,令人一看就知道”。后来医院方面知道有问题亦有改善,安排买一些小食三文治给等了很久的市民,“我觉得医护人员很尽力,只是安排管理上有问题”。

另一名母亲刘小姐说:“我的小朋友3岁半,我在这里等了不知道要多久,一定要我们来这里或急症室或去街症排队,就是不知道要等多久。我有打电话去卫生署问应如何做,但电话一直不通,我打来玛嘉烈的时候,他们叫我一定要睇政府,私家诊所是不可以,之后他再写纸给你,预约那边专门是这个检验个案的部门,他们一定要我们这样做,那有什么办法?无可奈何你也要等。”

刘小姐指出,有关含毒牛奶及奶类制品的消息发放得快,但安排检验方面不完善,要大家都在这里等很没有意思。她又认为不应该和急症病人一齐处理,这样会耽误急症的病人。

她续说:“我的小朋友一出生已经饮用(怀疑含三聚氰胺的牛奶),亦有少少担心,所以来做检查。所以我准备给他食饭,停止饮奶。因为他是小朋友,所以他始终都很想饮奶。”

家长指政府监管有问题

谈到国内三鹿、伊利、蒙牛和光明等所谓名牌都出问题,刘小姐说“很离谱”:“作为一个大品牌,做出这样的事,我真的想都没有想过。我认为是政府监管的问题。”

带同3岁女儿求诊的卢太太说:“我看了新闻才知道奶粉有问题,觉得很可怕,这样发生在小朋友身上。觉得小朋友小便有问题,不太畅顺,希望她没问题。”

她又说,可能会让女儿转饮外国生产的奶粉,日本的也可以,但想深一层,日本和中国靠得近,很多原料都是中国制造,所以希望买全部都在荷兰生产的子母牛奶,以策安全。

有一位不愿讲话的妈妈说无话可说,她觉得很无奈,她的小朋友一出生,医院就推荐他喝雀巢奶粉,而雀巢奶粉又被指验出有问题。

香港媒体日前委托检测中心,验出黑龙江省生产的6款雀巢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包括5款900克装的“雀巢金装助长奶粉”和“儿童高钙奶粉”,以及一款1,800克装的“雀巢即溶奶粉”。不过,食物安全中心前日公布部分奶制品的检测报告,结果显示上述雀巢奶粉未被污染。可能样本来自不同的批次,影响化验结果。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对大批家长涌到医院求诊造成不便致歉。为满足市民需求,港府将于今天起开放18间门诊及7间评估中心,为曾饮用问题奶类制品的12岁以下儿童做免费评估,如有问题再转介往医院。◇(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首位披露“三鹿”毒奶记者曝背后故事
西藏也难逃毒奶侵害 37婴儿结石
中国毒奶怕怕 国产乳超夯
中国毒奶粉各国忧心 纷纷回收禁止进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