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英雄:庄进才吹弹拉打传承北管

font print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沈如峰宜兰县22日电)曾经盛行台湾民间的北管戏曲,随着老艺人的逐渐凋零,加上新血招募不易,这门传统表演艺术已日渐式微。宜兰县汉阳北管剧团团长庄进才为了不让它失传,近10年来努力传承重担,发愿要把毕生才艺传下去。

庄进才出身传统戏曲表演世家,小时在父亲参与的北管乐团跑龙套,开启对北管的兴趣,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16岁时,庄进才到罗东福兰社拜师学艺,正式学习北管。经过几年自我磨练后,不管是前场的表演,还是后场的剧本编写,吹、弹、拉、打的乐器都难不倒他。样样精通,成为北管的全能艺师,有人称赞他是“八只交椅坐透透”。庄进才也精通歌仔戏乐曲,曾完成多出经典剧目改编。

民国77年,庄进才在罗东镇创办汉阳北管剧团,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群的喜好,剧团“日演北管,夜演歌仔”,还曾经到台北的国家剧院登台演出,并参加各县市的文化表演活动。之后,他渐渐把重心投入后场的乐器演奏,民国83年获颁教育部民族艺术薪传奖。

庄进才说,北管戏曲融合台湾本土乐、汉乐及历史剧。在台湾光复前,因为日本人在台湾推动皇民化的影响,北管等本土表演艺术一直受到压抑。

台湾光复后,一些北管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地分别组织了一些业余的“子弟团”,或是职业戏班的“乱弹班”,各种庙会庆典之类的场合,不时可以见到北管演出,成为当时台湾民间相当盛行的表演艺术。

但他表示,近年来北管老艺人逐渐凋零,社会变迁很大,许多北管剧团少了演出的机会,陆续收摊,加上现在肯认真学习这门艺术的年轻人也不多,让他看了觉得很感慨。他说,“我们以前学北管,是要帮着师傅和前辈扛东西去换来技术,现在反而是我们要积极去找学生来学艺”。

即使如此,庄进才坚持“北管戏曲不能失传,我要把毕生的才艺传下去。”

面对北管戏曲的日渐式微,薪传之火都快要熄灭了,庄进才近10年来一直免费为福兰社团员指导北管技艺。他说,小时候都在福兰社学习,现在应抱持回馈心,为福兰社贡献心力。

为了培养优秀的年轻北管人才,他也在经营剧团之余,常到校园与民间社团教授北管戏曲,有时只象征性拿个微薄车马费,有时甚至是义务指导,不在金钱上斤斤计较。目前庄进才是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系及研究所的兼任教授。

由于他对北管研究与传承的长期贡献,庄进才去年被宜兰县政府登录为宜兰县无形文化资产。今年3月,他带领的汉阳北管剧团也获颁文建会第一届重要传统艺术保存团体的荣衔。

庄进才今年已经74岁了,他说,北管戏曲当务之急是要在剧本与表演上创新,政府也不能置身事外,应当尽量提供表演机会,让一些北管团队有生存的空间与舞台,找回观众群。至于汉阳北管剧团未来则打算走精致化的艺术路线,举办大型公演,不过,受限于大环境的改变,剧团经营不易,他还是希望公部门的协助。

俗话说,“呷肉呷三层,看戏看乱弹”,北管过去在台湾的传统艺术里有它的重要性,如今时代改变,却面临许多经营与传承困境。庄进才为让它不致失传,肩负起薪传重担,积极培养新血,为传统戏曲尽心力。他被誉为北管界的“国宝”,一点也不夸张。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戴上助听器、打开盲用电脑,经营按摩工作室的卢冠良在电子布告栏PTT上发表文章“今天去帮义工按摩”。虽然视障加上听障,他用行动证明,即使不幸双重残疾,一个人仍可以拥有“负负得正”的人生。
  • (中央社记者李明宗台北24日电)到底是要念尾(ㄨㄟˇ)巴还是尾(ㄧˇ)巴啊?“暴虎冯河”是什么意思?现在只要连上“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或“成语典”网站就可一清二楚。这些都要归功前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鍌与两位兼职助理开始的编字典工程。
  • 李培徽近30年的摄影生涯,除记录历史时刻,也与历任阁揆建立深厚情谊,成为近代史的见证...
  • 鞋店老板张文杰曾经凡事向“钱”看,不知不觉忧郁症上门。后来靠岳父母和教会的关怀走出忧郁,并悟出家庭、事业和教会各80分的“38主义”。即使鞋店面临16年来首次亏损,他仍坚持不裁员,只是自己和妻子减薪。
  • (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31日电)人称“阿山哥”的摄影师徐廉钧以一种近似传教士的精神拍摄婚纱照,他曾推动要求新人接受婚姻辅导课程换取婚纱照退费1万元的方案,盼新人都能用心经营家庭,增添社会祥和。
  • (中央社记者林瑞益台北1日电)从球员到教练,甚至负责招商,明道大学篮球队教练贾凡身兼数职。他说,“与其怕接受压力与挑战,不如勇敢面对,那么先被淘汰的就不会是我。”
  • 家境艰困,长期接受扶助的高雄县杉林乡陈庆新3姊弟,担任县家庭扶助中心及县府旗山社会福利馆志工,即使年纪轻轻,自身又遭到父母相继过世的打击,3姊弟的服务热忱不减。
  • (中央社记者王淑芬高雄14日电)挨家挨户,1天逾10小时的清洁打扫工作,颜春珠的手肘和膝关节贴满药布,但她从不怨天尤人,只乐观看待未来,现在孩子上大学、研究所,自己也拥有房子,生活让她有了幸福感。
  • 何元富从收集火车票进而爱上铁道文物,10年前他自制自售铁道风情扑克牌,到全台300多个火车站摆摊兜售。现在他不但打造怀旧主题的“台铁本铺”,还资助大学铁道社团经费。
  • (中央社记者陈朝福高雄21日电)在高雄、屏东地区,巡回摆摊贩售山地农特产的原住民庄健星是一位都市游牧民。他说自己书读不多,苦倒吃了不少,但很高兴能够卖些小山产,温饱养家,当个平安高兴的小人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