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商担保公司只救急 金融准入才能真救穷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今叶台北 22 日电)金融海啸让以外销为主的大陆台商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大陆各地政府成立台商担保公司提供资金协助。但毕竟是短期资金,长期信用往来仍必须两岸协商金融准入机制彻底解决。

年初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率领三位副董事长高孔廉、许胜雄、傅栋成与不少政府相关部会官员到大陆实地探访台商,了解台商近来面临的经营困境,台商主要聚焦的焦点除了税费繁多外,就是资金不易取得。

当时,江丙坤多次向拜会的大陆各地方官员推荐台湾行之有年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希望大陆官方能参考台湾经验,设立专门的台商担保基金,协助台商解决短期资金不足问题。之后包括上海、重庆、东莞、厦门等地,都陆续传出将成立台商担保公司的好消息。   积极协调东莞地方政府投资的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叶春荣就说,这几年来,大陆台商面临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导致成本上扬等压力,利润大为压缩。

叶春荣说,加上东莞台商多半是“两头在外(原物料自海外进口、加工生产后外销欧美)”,因为在大陆没有足够担保品,要向当地银行申请贷款,本来就不容易。“偏偏现在又面临金融海啸,欧美这些主要的外销市场纷纷萎缩。钱没有进来,就算好不容易抢到订单,也没钱买原物料。”

为解决台商资金问题,叶春荣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和台商协会共同筹资 10 亿元人民币,成立台商担保公司。他说,希望透过担保公司从大陆当地银行贷款,再利用大陆台商在两岸的信用和担保物,帮助企业办理抵押证件,并承担企业的担保责任。

不过,叶春荣也坦言,光靠台商担保公司只能救急,无法救穷。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得让台湾的金融机构在大陆开设分行,让台商能以台湾的担保品取得融资。

江丙坤也多次表示,要彻底解决台商资金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透过海基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先签署金融监理备忘录(MOU),确定双方金融合作的基础之后,展开金融机构准入的协商。

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纪珠指出,两岸金融 MOU 将依据国际版本进行,包括讯息交流的提供方式、资讯保密的适用范围,以及例外条款等。另外,还包括实地检查规范。

但因为实地派员监管涉及公权力延伸行使,牵涉到敏感的政治议题,大陆方面的态度备受关注。李纪珠说,对于公权力的延伸,“双方有默契”。

尽管第三次江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会谈已经确定纳入金融MOU议题的协商与签署,但江丙坤也强调,签署MOU到台湾金融机构能真正在大陆营业,中间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

金融机构进入的门槛,是否要排除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门槛限制,以及进入的方式、地点与家数等,都必须经过更仔细的讨论与协商,才能彻底解决台商的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