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责任官员升迁 中共公开维护

人气 5
标签: ,

【大纪元4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小凡综合报导)近日网上惊曝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有关官员,在半年中悄悄异地升迁或者到其他相关官位工作。消息一出,各方哗然,并纷纷质疑中共的决定。然而中共相关机构还在公开场合对此极力维护。

直至今日,还有官员公开力挺并声称“(升迁)此举符合相关规定”。此言一出,激起舆论和网民们的热议,声讨之声不断,更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共一直在玩“丢卒保车”的手法,企图蒙混过关。

三鹿奶粉事件责任官员低调升迁

据南方都市报报导,网民们近日发现,由于在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并被记大过处分的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原副司长鲍俊凯,在几个月前已悄然出任安徽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

鲍俊凯在去年12月就已经调任新的职务,该职务级别相当于质检总局里的正司级,也就是说,比其原职务还升了半级。消息一经传出,各方质疑之声一片。

但是根据财经网的报导,4月9日,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却力挺鲍俊凯,并公布了其支持的理由,并称升迁一举“符合法律规定”。该负责人表示,质检总局党组对鲍俊凯任安徽检验检疫局局长的决定,是在“毒奶粉”事件之前做出的。但鲍因工作需要,未能及时赴任,并于2008年12月到任。

这位负责人称,对鲍俊凯的任用,“符合法律法规和党政领导干部任用条例的有关规定”。

对“小卒”高调问责

相对于中共渎职官员的暗地升迁,中共另一方面在近日高调审判了三鹿毒奶粉事件中的几位直接责任人。

据美国之音的报导,中国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3月底驳回了三名因毒奶粉事件被判刑的罪犯的上诉。法院维持对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的无期徒刑判决,也驳回了因制造和销售含化学物质三聚氰胺的“蛋白粉”而被判死刑的两名男子的上诉。

三聚氰胺是制造塑料和肥料的工业原料。此前有人把三聚氰胺加在搀水的牛奶中,使牛奶的指标中貌似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在2008年,至少6名婴儿在吃了有毒婴儿配方奶粉之后死亡,大约30万婴幼儿生病。

中共的双重“丢卒保车”

在三鹿奶粉的责任人名单公布的时候,就有部分网友戏称中共此举是“丢卒保车”。根据网友的评论,中共擅长的就是先将问责定位于一定的等级,然后就让中国人觉得这是由于某个局部、某些官员不称职所造成的,避免大家去追究责任。而中宣部又在网上控制着舆论,还特别讲到不能有针对党和政府的,甚至不能够去煽动维权上访。


中国大陆一疑似毒奶粉患儿在验血时候大哭(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而对于这次负有重大责任官员的升迁,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中共第二次“丢卒保车”,即在已经确保上层官员官位稳固的情况下,在风平浪静之时,再对直接,间接责任人来一次“丢卒保车”。于是有了公开审判一批毒奶粉的直接责任人,而对于那些间接的责任人,自己想要保住的官员则以暗地里调动工作、甚至升迁的方式了事。

中共两面手法屡见不鲜

中共这种一手高调责罚,一手低调升迁的手法已经是屡见不鲜。

同样因为三鹿事件而被记过处分的河北省农业厅原厅长刘大群,在去年11月就调任邢台市担任市委副书记,并在今年1月当选邢台市市长。

震惊中外的瓮安抗暴使得当时的瓮安县委书记王勤被免职。但是仅仅大半年之后,王勤被发现已出任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

因山西黑砖窑事件被撤职的临汾市洪洞县原副县长王振俊,一年后人们发现,他早已担任该县县长助理的职务。

根据美国之音的报导,还有15名在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中失职、渎职官员虽然已经被免除官职,然而,当中国民众对阜阳毒奶粉事件仍然记忆犹新之际,这些下台官员中的大多数已经再受重用,易地做官。

当年因为瞒报萨斯非典疫情的卫生部长张文康现在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宋庆 龄基金会副主席。原北京市长孟学农被撤职后又出任山西省长,因山西矿难而再次下台。

2005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一年后,解振华出任位高权重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井喷特大事故夺去了243条人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但他不久就复出担任国家能源办副主任。

各方评论炮轰

在鲍俊凯升迁一事被公开以后,中国大陆各界评论纷纷表示难以接受。

根据经济观察网评论员4月10日的文章,该评论员表示老百姓因为三鹿事件付出了沉重代价,至今善后事件未了,一些家庭仍在为患儿奔波,而一个被中纪委监察部明确负有重要责任,并且给予处分的官员,如何堂而皇之地走上升迁路?不知道这符合什么法律和条例的规定?难道对某些官员的问责,竟然是以升迁为惩罚?


中国大陆一毒奶粉患儿(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有凤凰网的网友直接了当的说,看来要想升官,最好的办法是在任内多害死些人、多做些伤天害理的事。

有网友说,看看现在央视百家讲坛正在讲的清嘉庆‧道光时期的官场吏治,再联系现在中国的官场,何其相像!再这样下去,离改朝换代也不远了。

还有网友说,轻易异地做官,影响政府公信力……不会的,它们很先进!而且在这之前公信力为0,在这之后公信力还是为0,一点也没受影响,依然那么伪大。

中共利益集团抱团

根据中国食品网4月10日的报导分析,被问责官员低调复出是因为一些官员之间已经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甚至已经达到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地步。而当重大责任事故发生之后,问责不可避免,于是不得已“高调问责”,而这种“高调问责”实则是一种“丢卒保车”,等风平浪静之后,被问责官员悄悄复出。

北京有关学者认为,被中纪委处分的副司长居然在处分前就异地升官,被河北省纪委处分的厅长也早已出任一市之长,不仅表明中国的官员问责制只是搪塞民意的“问责秀”或“假问责”,也显示出官员阶层仍是一个不受公众监督的特权集团。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律师力争为五贫困毒奶粉受害家庭立案被拒
27件标案当筹码/与掮客交易 台军官吃相难看
收贿泄军机 台前后备副司令遭求刑22年
绿委︰不当升迁军官 一个都不能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