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书:九孔暴毙 揭穿政府闻声救苦谎言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4月16日讯】台湾东海岸养殖九孔日前再度传出大量死亡消息,这也是近十年来国内养殖九孔第三度面对死亡威胁。由于九孔经济价值高,一直以来都是台湾重要的养殖种类与外销的产品,尤其国人所研发立体式工厂化的九孔养殖技术,更是独步全球,受到国际注目,但是该产业近年来却一直受到不明原因的困扰。过去对于九孔发生大量死亡的原因,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研究,仍然是众说纷纭,包括:种贝基因劣化,感染溶藻弧菌,饵料藻类量不足,病毒性病因等等,并没有确实的科学证据,可以证明病毒是致病真正的病因(贝体身上找到病毒,不代表它就是元凶)。

尽管政府曾大张旗鼓成立专案小组,展开救援行动,但每每雷声大雨点小,等风头过去媒体不再追踪报导,研究机构又会将重点摆到短期可以取得专利的项目(非业者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得九孔死亡真正原因迄今仍待厘清,遑论提出有效的因应对策,九孔养殖的规模与产量一直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业者真的有苦难言。根据官方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九孔总产量仅327公吨,不及全盛期产量的1/10。

此次养殖九孔再度爆发病变,政府相关部门再度将原因归咎于病毒,态度明显过于轻率,所提出“休养”作法,也很难让业者信服,危机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固然把病因推给病毒是最好的挡箭牌,因为感染病毒目前没有药医(就像感染SARS一样),所以无能为力,最好再补上该病毒是由对岸带过来,因防不胜防,亦非战之罪,业者只能自求多福。这样的戏码在国内不止一次上演,仿佛成为政府因应危机的良方妙药,任令产业自生自灭,让人感到悲哀,政府很显然并没有从过去类似案例中得到教训。

其实早在1980年代末期台湾草虾养殖,在全盛时期亦发生大量死亡情形,死亡率达九成以上,使得当年外销数量一下子从数万公吨下滑到数千公吨,对该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引起业者极大的恐慌,最后也是把原因归于病毒,也提出许多因应对策(跟现在处理九孔如出一辙),更花费数亿元经费进行产业再生计划。

然而20年过去,虾类病变问题依旧无解,台湾草虾产业仍然没有复苏的景象,养虾业者则早已心死,或远离伤心地另谋他途,国内虾类需求也转由国外进口供应,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政府并没有得到教训。反观,泰国、中国、越南、厄瓜多尔等重要养虾国家,虽也曾发生养殖虾类大量死亡的情况,但是在产官学通力合作下,按部就班改进缺失,淘汰体质不良的经营体,回归到生态养殖方式,并借此推动繁养殖生产规范与国际接轨,建立国际鱼病疫情预警通报系统及处理病害问题的标准作业流程(SOP)等措施,产业同样在遭到重击后,恢复速度与状况明显较台湾佳。

尽管台湾繁养殖技术及经验仍然具有竞争优势,但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与执行力则跟不上脚步,特别是未充分准备即随意对外发言,徒然消耗官方的公信力,降低人民对政府的信心。看到投入庞大资金与心血,辛苦耕耘多年的九孔养殖业者,忍痛关场或无奈的改养其他鱼种,令人相当心痛,不知这样的悲剧还要上演多少次?还能上演多少次?政府在大力推动农村再生的同时,是否也该关注心一下农渔业生产上的困境,毕竟失去产业竞争力的农渔村,再怎么建设,充其量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台离岛工业区  开发成泡影
新西兰政府将资助水产养殖业
强烈寒流来袭 嘉县渔塭受寒害面积增加
农渔业寒害损失已逾千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