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 Becker:自由市场终将浴火重生

Gary Becker 翻译:Kristine

人气 4

【大纪元4月3日讯】【译者说明:这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于2008年9月在其博客上发表的文章,后经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略作编辑收录在《胡佛文摘》(Hoover Digest)中。贝克尔既是经济学家也是社会学家,他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反对国有干预经济生产,力主以微观经济理论作为科学的基础,建立经济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他主张把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结合起来,把整个经济学建立在自由放任主义和市场均衡的方法论的基础之上。】

金融危机是否标志着过去几十年里世界性的自由竞争市场体系发展将出现严重倒退?很多人,包括很多新闻工作者都认为,这次的危机将导致政府更积极干预经济,甚至会诱发金融领域以及非金融领域内国营公司的回归。我认为,未来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进展如何,将决定竞争、私有化、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态势。

目前,美国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看似都陷入衰退,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伴随着高失业率,这样的衰退很可能急剧又有些漫长。主要经济衰退的极端例子可见 20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当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在三十年代早期的几年间严重下跌,而失业率则从1929年的3%飙升至1933年的25%,直到 1939年二战爆发前,失业率仍然高踞于17% 。

相反,1959年开始的美国经济衰退则相当温和,每一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下跌都不超过1%,年度平均失业率在1982年、1983年达到最高峰时也只有大约10%,那两年美联储为了消除通胀预期,有时会将利率提高至20%以上。因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在1981年至1982年之间只有轻微下跌,而在失业率仍然高企的1983年则有所回升。

我不认为目前的危机将会演变成为一场严重的萧条,我倒希望,尽管这是次严重的世界性衰退,但大多数政府都会把它放在世界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量,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不仅美国的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欧洲、日本、中国以及其他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亦然。就算是持续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下跌和失业率高企也瑕不掩瑜,过去几十年间的经济发展成就非凡,像日本、南韩、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智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一批原本贫穷甚至赤贫的国家都取得了国民生产总值飞速增长等成果。主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中经济体,通过这些经济增长让亚洲、欧洲以及南美的亿万个家庭脱离赤贫;持续的增长还令其他亿万个家庭跨进中产阶级行列,让他们买得起汽车、设备齐全的住宅、电视、手机、电脑等等物品,而这些东西在不久之前都还是少数国家才有的家庭必需品。

然而,尽管是次衰退的类型符合我的预期,针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日后仍必将增多。提出长远的改革方案并不容易,但以下几条建议将有助于减低未来再次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

提高资本充足比率。银行内与资产挂钩的最低资本要求在危机过后应加以提高,以防止过去几年里金融机构内过高的资产杠杆比率重现。美联储很可能会给投资银行和货币基金制订一个资本最低比率的下限。而例如上市银行股份一类的资本,衡量其价值时应尽可能基于市场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九十年代,当时日本的银行陷入了一场长达十年的危机中,此时他们股份的账面价值明显会严重忽略他们当时所面临的困境。

出售房贷美和房利美。政府应该尽快将“两房”售予那些没有接受任何政府保障或其他形式帮助的纯私营企业。两大房贷巨头并非引起房屋市场乱状的祸首,但是近年来,由于国会向他们施压,要求他们购买更多的次级债,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他们加速了房屋市场问题的出现。他们以一个不大的资本基础承担着12万亿未偿还贷款中大约一半的份额。政府对房屋市场已经提供了诸如抵押贷款利息免税一类的补贴,这些补贴已经太多了,实在不应再由政府资助的企业来承保抵押贷款债券。

不再进行救助。在制定新的长远金融政策时,该抛弃原来适用于银行以及其他企业的“大而不倒”定理了,这个定理已经与自由市场经济相左,它在过去促成了一些收效甚微的救助企业行动,例如政府多年前向克莱斯勒提供的大笔贷款,这家公司在此后依然疲弱不堪,早就该获得允许进行破产了。所有的美国汽车公司都是因为竞争不过日本、韩国和德国的汽车公司而乞求施舍的,正是他们那令人惊讶的不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如今这个局面。目前危机中体现的“罪不责众”原则也许在未来某些罕见的时刻还适用,但让那些又大又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或者企业倒闭,对一个强壮而充分竞争的自由企业制度而言其实是必须且有利的。

尽管还会有其他的监管和控制措施,可我不希望联邦政府长期持有各类投资银行的优先股股权。我一向不支持政府持有此类股东权益,假如政府继续持有,那将会是极其严重的错误。

借用一下索罗斯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不久写就之书的名:这是全球资本主义最后的危机吗?自从卡尔-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发出了资本主义将要崩溃的预言,每次大衰退或者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扼杀资本主义的危险已然在眼前若隐若现。然而,尽管我承认大家都低估了目前这场危机的严重性,但我坚信,在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里,不用多久我们就可以重现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假如我判断失误,这场世界性的萧条其实漫长而深远,已不仅仅是一次衰退而已,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倒退将和当年大萧条时期一样严重,多数国家都提高关税以及其他贸易门槛以减少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随着各国政府接管数量众多的危困企业,国有化将取代私有化的地位,对企业主管薪酬的监管以及对价格的控制将更加普遍,而因为政府鼓励企业协调定价还提供政策、律来协助工会组织成立,竞争将会受到扼杀。这一切看上去都毫不吸引。

在繁荣年代,很少会有人同情对冲基金经理或者其他赚得数百万甚或数十亿美元的人,而现在,政府针对竞争经济之基础的不明智政策和攻击,会让中产阶级和贫困家庭首当其冲受到损害,恐吓企业家以及阻止他们累积私人资本、阻止他们投资于创新的政策只会损害我们当中大多数人,尤其是工人。

--原载:《译言》,2009-03-18
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Kristine/33704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世界自由经济体  台湾退到35名
港连续15年膺最自由经济体
Continetti:以前知名的私人产业
新“冷战”爆发:陆克文对阵特恩布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