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斗阿兄:谁叫你没有一个好爸爸

标签: ,

【大纪元5月8日讯】那年初三伊始,我的同桌就转学到四川阿坝自治州去了。通过书信我了解到,他摇身一变而成为藏族同胞。中考后,这位老是抄我作业的同桌居然考上了重点高中,而我只能委身于一所很普通的普通高中。有人说这是他大半年努力学习的结果——这话如果不是鬼话,那就是我见了鬼。

这种事例远远没完。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出台规定,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含金门、马祖)籍考生在福建参加高考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京华时报》

高考和中考中对一些特殊群体,比如三侨一台和少数民族考生给予加分待遇,在全国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行为。今年3月,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了中招加分政策,归侨(华侨)子女考生、台湾省籍考生,录取时按招生考试文化课科目每科加1分。河北省在《2009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意见》也规定,华侨子女、港澳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实行加分(或降分录取)。

这种加分是“有章可据”的。按照1993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保护法实施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在国内的子女报考义务教育后的各类学校,地方招生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照顾。”

现行的加分政策,要照顾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归侨子女、少数民族考生之外,军烈属子女、三好学生、优秀班干可以加分,后来又扩大到了文体尖子生。2006年,教育部又新增5种特长生可以加分。一些地方也在积极创造考试加分对象,例如纳税大户、金融高管子女等。有统计显示,教育部规定高考加分的情况大约14项,但各地自己出台的优惠种类累计达到192项。

在外国有没有类似的加分现象呢?有。例如在英国,英国考试委员会规定,参加英国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和高级水平考试的考生如因特殊原因导致考试发挥失常,可在考试结束后向考试委员会申请成绩“特殊照顾”。 这种“特殊原因”也非常宽泛,比如亲戚去世,考生可最多获得原分数5%的加分。考生如果考试期间患有“严重花粉热”、生了小病、摔断胳膊或腿正在康复,可得到2%的加分。如果考试当天,考生家中宠物去世或头疼严重影响其考场发挥,也可因此得到1%的加分——但是,他们的“特殊原因”不包括父母是“英侨”,或者纳税大户。这说明,他们的加分不是为社会上的强势群体而设立。

而我们的加分政策却恰恰相反。我们知道,在当前的城乡差距格局下,农村孩子很难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输掉了起跑线。另外,残疾人学生因为生理的缺陷,在学习上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如果能够在中考或者高考的时候对这两种学生进行一定的加分,可以弥补他们在起跑线上输掉的机会。这种加分可以有,但却没有,甚而至于走向了反面。当前的加分政策,其实就是再次牺牲他们这些裸考者的机会,对强势群体进行弥补。谁叫你没有一个好爸爸呢?

高考分数一分之差,可能淘汰上千考生。动辄给一部分人加分甚至达到20分,也很像是鼓励选拔低水平人才。一如网易网友跟帖评论那样:“这是在侮辱台湾同胞的智商”。这种加分措施的结果,就是使教育丢分不少——丢掉了“公平”分。公平是教育的基石,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它的不公平使以后的一切公平变得更难。考试加分的措施明显是在为不公平提供契机。至于里面藏着多少权力寻租的机会,稍微用大拇指想一想就知道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重庆上万应届生弃高考 传“读书无用论”
为进大学门 北京男冒充台湾人
视频:北京访民宾馆顶楼抗议 高呼口号
山东村民悬赏500万 征清官 除村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