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明:台面下的数字会说话

宇明

标签:

【大纪元6月11日讯】两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两边都存在着统计数字上精确与否的问题。另外,由于两岸存在着既竞争又合作的矛盾关系,两边政府也出现了许多不合时宜的法令,造成了一些台面下的特殊运作方式。

例如,在台湾经济成长的初期,由于赚钱不易,许多中小企业都知道两本账的故事,台面上要报税的帐及台面下实际营收的帐;台面上的账目不是短报营收就是虚灌费用,目的就是为了少缴一些税。如果用这些台面上的帐及税收来统计台湾早期的经济成长数字,可能会低估了一些实际经济活动或成长的数字。

随着台湾经济的成长及各种法规及查核机制的健全,这种两本账的作法已逐渐消失。但是在中国大陆,由于各种资讯还不是完全公开透明,且缺乏客观的认证机构,许多中共台面上的官方统计数字,可能经过层层的美化与灌水,反而会高估了实际经济活动或成长的数字。

另外,许多人为了规避两岸政府这些不合时宜的法令,利用台面下的运作方式也就成为半公开的秘密。例如,早期台湾的商人为了抢大陆投资的先机,以及规避种种对大陆投资的法令限制,往往会利用台面下的人头来进行对大陆的投资或布局,这些台面下的人头可能是美国公民或公司,因为这样一来台湾政府的这些法令对这些美国人是无法适用的。

同样的,大陆人士为了规避台湾政府对大陆人在台投资的种种限制,也是有样学样,利用台面下的人头来进行对台湾的投资,这些台面下的人头可能是港商、美商或是台商。最近社会上所流传的中共想透过各种管道,收购台湾及欧美西方国家的主要新闻媒体及电视台,如果利用这些台面下的人头来进行收购,各国当地的法规还真是难以对付。

另外,中共为了避人耳目或某些特殊的目的,也可能透过一些美国人或公司来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或进行对美国或海外的一些投资。因此,当我们分析中共拥有多少美国政府债券或海外资产时,除了台面上的数字外,可能还需要加上这些台面下人头的数字,才会呈现出较真实的面貌。

至于一些台湾上市或上柜公司的老板,为了避免在股东大会改选董事席次时丧失公司经营权,平时也会利用台面下的人头来增加持股比率,这种需要透过台面下的人头户及委托书来保卫公司经营权的景象,在全世界可能也不多见。(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宇明:展望国际新纪元
宇明:永续经营之道
宇明:经济与政治泡沫化共存的时代
宇明:以邻为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