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英雄:林谷珍独钟国乐迷醉竹笛

font print 人气: 20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潘智义台北12日电)从竹笛演奏到制笛专业,自1995年到2008年举办了19场“当代中国竹笛名家名曲演奏会”,林谷珍经营乐器生意、国乐团,又举办演奏会,即便已经为此赔了一栋房子,但他坚持还要继续做,只因这些事“有兴趣”、“有意义”。

为什么赔钱生意有人做?琴园国乐团团长林谷珍认为,推广国乐是做他自己有兴趣的事,而在另一方面,传承当代名家的音乐也是有意义的事,他乐在其中。

他很感慨,中国传统的诗、书、礼、乐,碍于当时没有录音、录影的设备,已经无法如实的重现从前的音乐面貌。可是,现在不同了,先进的科技能够帮大家纪录完整的音乐,我们这一代的音乐艺术得以保存给后代子孙。

林谷珍经营国乐乐器生意、国乐团,甚至举办名家名曲演奏会,在在需要资金,只是国乐界名家的演奏会不敌大环境的不景气,加上在台湾欣赏国乐的人口不足,演奏会的听众席经常“冷飕飕”。

但他认为,与其说是台湾的国乐人口不足,或许该说国乐欣赏的推广工作做的不够。他相信以台北市的人口,只要仍有人愿意欣赏国乐演奏,即使不一定是很懂,也应有足够的听众可以支撑起演奏会的开销。

但事与愿违,听名家名曲演奏会的听众就是不够支应开销,“你看这张曲祥老师在大陆的演奏会光碟,很好听嘛!很令人感动。”林谷珍说着说着,心里不甘又不舍,心想财团若能支持,就算是给员工、客户听,都绝对值得。

名字看似女生,其实是男生;林谷珍喜欢国乐,却不是“林古筝”,他的专长是中国竹笛演奏。近年来,他更成为制作中国竹笛的专家,是台湾制笛唯一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大陆竹笛的好手。

他说,市售中国竹笛充满不良品,使得专业的竹笛业者不好经营。因为有些教笛老师没给学生正确的观念,购笛者只听到便宜就买,没有一分钱、一分货的概念。殊不知便宜竹笛音不准,就无法调整,不像胡琴、琵琶还可调音。

他说,钢琴有身价百万的名琴,也有新台币10万元的钢琴,但音不能不准。便宜一点的钢琴,音还是要准,最多就是音质差一点,但便宜的竹笛可能音就不准了,这样的竹笛怎能使用?

林谷珍认为,好的竹笛声音要带有一点甜度,有一点“水”,音质比较灵敏,具金石之声,还可吹奏大江南北的曲目。不论南方的温柔婉约,还是北方的豪迈都要能表现出来。

林谷珍一开始除了制作竹笛,还找了木工师傅制作古筝、琵琶等乐器,只是海峡两岸开放后,不敌大陆乐器的竞争,现在就只保存竹笛制作,而且还是他亲手自做!

坚持国乐的艺术,林谷珍说,推广国乐可找财团帮忙,但有些原则不可变。雅俗共赏不是不可能,但与时下热门的综艺节目结合却无法长久,“综艺节目的排箫王子、还是胡琴高手,你现在还看得到吗?”热潮过了就没有啦!

林谷珍近年已成功转型为音乐会主持人,担任“导聆”,带领乐迷走入美丽的国乐世界,让跳跃的笛音跃入听众的心。他说,国乐界几十年才能出一位名家,甚至要更久的时间,才有深厚演奏功力的名家出现,名家名曲演奏会要继续办下去。

他在1980年开始做国乐工厂,1982年成立琴园乐器及音乐教室,20多年来让不少学校学生、社会人士进入美丽的国乐天地。这些经过音乐洗礼的人不管现在从事什么行业,虽然不见得是演奏家,但总是乐友,都能喜欢音乐。就是这么些“有意义”的事,让他一直坚持不放弃。980712

“今天的台湾英雄”专栏部落格网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香港彩瓷业界泰斗徐淼于2月15日辞世,享寿105岁,是港彩辈份最高、最年长的瓷绘名师。徐淼曾任道风山基督教丛林绘瓷部主任画师,师从港彩名师谢中吾,擅长绘山水彩瓷,为道风山绘制作品无数,在云水堂绘制圆形巨幅壁画时已八十多岁。香港陶瓷研究会会长严惠蕙2月24日凌晨在该会社交媒体专页发表悼文《追念徐淼先生》,回顾徐师傅生平。
  • 宁艾文(Evan Ning)是一名加拿大影视摄影师兼灯光师,参与拍摄了多部著名的好莱坞影视作品,包括迪士尼、华纳兄弟和网飞旗下的电影。他还担任过法轮功真相电影的摄影总监,包括《为你而来》和《永恒的五十分钟》。艾文是一名从小修炼的法轮功学员,他是怎样成长为才华横溢的青年的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故事。
  • 清晨6时半,天仍蒙蒙亮,在香港最南端的隐世小岛上,人称蒲台岛“岛主”的岛民罗金树(树哥)已经开始驾着小艇出海捕鱼,除了炎热和恶劣天气外,每天清晨一次,下午一次,日日如此。树哥是土生土长的岛民,一生都不愿离开蒲台岛去其它地方生活。今年73岁的他,身体依然健朗。
  • 笔者曾于国家图书馆查找抗日战史资料,发现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国陆军作战各大战役实录》珍贵史料,然而此书在各大书局中却未发现贩售,因此只得联络作者,想购买此书。2009年,笔者与友人一同拜访作者杨濬彦先生,因此发掘了这位已高龄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国民党抗战老兵的精彩故事 ,他的一生仿佛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 中国第一贪江泽民家族敛财万亿;嫡孙江志成躲猫猫起家坐拥5千亿资产;江志成借毒生财,涉核酸收割;江泽民死失靠山,江志成荣登杀猪榜头号追踪目标。
  • 与西方基督教相关的圣诞老人(Santa Claus)和东方的寿星老人一样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传说人物。不同于只留在传说中的东方老寿星,每年圣诞期间,世界各地都会有成千上万的圣诞老人同时出现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与大家共庆圣诞。
  • 战争中的的神迹,一人俘虏132人怎么做到的?为神服务与向国家效忠,在战场上如何两全?悬崖上的军医,硝烟中如何一人救下75名伤员?
  • 出生于俄罗斯的亚历山大‧格拉博维茨基(Alexander A. Grabovetskiy)很早就发觉木雕十分迷人。大约五岁,他就对当地的礼品店中那些手工制作的木雕玩具——雕刻的熊及其它小动物,深深着迷。他还记得他不停地问自己:“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当时,小小年纪的他一点也不知道木雕会成为他的世界,而一把简单的木刻刀会是他在苏联与美国的救星。
  • 方形脸上戴着方形眼镜永远挂着和蔼笑容,奉献台南艺术文化教育一甲子,获颁“台南文化奖”、“教育奉献奖”等,教育家兼艺术家潘元石是台南许多人敬爱的潘老师,也是奇美博物馆亲切的潘馆长。
  • 中国人权活动家、新公民运动成员之一的张宝成在2013年那次被抓之前,曾经对当时的未婚妻刘珏帆说过一句话。他说:“中共这堵墙看着很高、很坚固,可是如果我们每个人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自己能承受的压力范围内做公民维权这些事的话,哪怕你转贴、围观、哪怕拿牙签去抠墙缝呢,每个人都对着这堵墙使劲,那么这个独裁专制制度结束的日子就不远了。” 刘珏帆回答说:“我没有你张宝成的勇气去坐牢,那我就做一根牙签吧,去抠墙缝,让这堵墙早一点倒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