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为主公办为辅 高保费低品质 拖累美健保

标签:

【大纪元9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无患台北10日电)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今年初完成的一份报告,美国健康照护支出较多数OECD国家为高,但美国国民健康状况却落后这些国家,这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什么排除万难要推动健保改革的主因。

美国健康照护保障制度是以民营健康保险市场为主,雇主为员工纳保,是美国民众为获得健康保险的最主要管道。

为弥补民间健康保险的不足,目前美国政府提供两种重要健康照护制度,一种是采取类似社会保险的方式办理之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提供在工作期间缴交保费的老人及身心障碍者所需医疗照护。

另外一种称为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提供低收入家庭医疗照护。另外还有对中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儿童健康保险方案 (State Children Health InsurancePrograms, SCHIP)。

根据奥巴马今年初就职后,对国会提交的施政报告,建立全民均纳保的健康照护制度,是他的优先施政重点,奥巴马在对国会的报告中指出,美国健康保险费用过去8年成长1倍,成长速度是这段期间薪资成长的3.7倍,造成家庭医疗庞大经济压力。

美国目前超过4600万人,也就是大约美国总人口的16%没有健保,其中800万人为儿童;然而,即使有健康保险的人也必须不停地与昂贵医疗支出奋斗,节节高涨,不断攀升的保费更加重雇主的沉重负担。

奥巴马强调,健保支出拖累美国经济,已经达到临界点,非解决不可。

在这种环境之中,形成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奇特现象,不少美国民众力有未逮,负担不起,因此不能获得昂贵的疾病预防服务,如癌症筛检、感冒疫苗等,造成疾病预防及公共健康服务费用支出,低于健康照护总支出的4%,美国健康照护体系已俨然成为一个“疾病”照护体系。

OECD今年2月提出“美国健康照护改革”报告,建议改革提高接近全民健康保险的纳保率,同时改革Medicare给付范围及输送体系,以改善公营健保效益,藉以增加经费效益,减缓保费成长。

奥巴马的健康照护改革策略主要仍着重改革现有照护体系,提供所有美国人民可获得及可负担的健康照护服务,每人每年健保支出将可减少2500美元。

新改革策略首重提升纳保率,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因被保险人病史或既存健康情形拒保;以“小型企业健康税减免额” (Small Business Health Tax Credit),协助中小企业提供员工健保。

大企业提供员工健康保险,其费率必须合理对应医疗品质,确保雇主缴付合理保险费。

整体面上,规划新的公共健康照护计划,以及一系列民营健保供民众选择,提供个人及小型企业可负担的健保,并将健保保费支出纳入免税。

另外,奥巴马政府的诸多改革计划中,包括医疗体系运作的透明化,例如开放已开发国家药品进口,减少药商市场垄断。要求医疗机构公开健康照护成本及品质相关资讯。公开保险公司调涨保费内容,除去与增进医疗品质无关之费用。

奥巴马的健保改革计划预计投入500亿至650亿美元,经费来自废止对于年薪超过25万美元者的减税措施。

其实,纵观奥巴马的健保改革措施内容,让人直觉想到中华民国台湾施行已多年的全民健保;根据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的分析,台湾全民健保到去年底的纳保率已高达99.48%,对无力缴交保费的弱势民众提供保费补助措施或纾困贷款,保障其接受医疗照护的权利。

不过,和美国不同的是,台湾受到人口老化,扩大健保给付范围、长期照护需求成长及提升医疗品质等因素影响,医疗费用也持续成长,有赖政府积极研拟各项财务平衡措施,确保健保制度永续经营,提供全民健康照护之保障。

相关新闻
美医疗成本支出 外来移民低于本土公民
美国健保改革 今夏热议
报告:2010年美国健保费用将上升9%
美国健保改革 非法移民也受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