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政府举债近“破表”主权评等面临降级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5日讯】 (大纪元记者林欣怡综合报导)台湾中央政府明年度举债破5千亿,规模创史上新高,国外信评机构警告,台湾举债已快“破表”,主权评等面临降级。对此,有学者认为,一旦遭降级,恐会影响台湾企业海外发债的成本,税改团体更批评,台湾的国际竞争力将受影响,若政府再不改善,财政部长李述德应为此下台负责。财政部则拟推“中长期财政改革方案”,降低政府举债额度。

行政院会日前通过1千2百亿风灾特别预算,分4年编列,全部举债支应,其中,明年编490亿。此举让中央政府明年度举债规模一举突破5千亿,达到5,150亿,创史上新高。

虽台湾主权评等仍为AA级负向,但由于举债过高,惠誉国际信评估计将占国内生产毛额(GDP)的50%,因此最快今年第四季,国家主权评等恐会被降级至AA-。

影响竞争力 税改联盟郁财长下台

对此,公平税改联盟发言人的简锡堦认为,此将严重影响台湾的竞争力。但财政部长李述德竟想拿国有财产和建商做生意,并企图变买公营事业股票。税改联盟强调,带头调降富人税的李述德,应该下台。

民进党发言人郑文灿除点名财政部长李述德外,认为主计长石素梅也应下台负责。至于民进党则主张莫拉克风灾特别预算应移拨4年5千亿元扩大内需预算支应,而不是扩大举债。

学者:恐影响台企业海外发债

对此,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指出,举债上限分为流量和存量。所谓流量,就是每年的举债不能超过总预算的15%;存量是累积的债务,不能超过GDP的40%。虽然目前这2项都还在额度内,但如果加上新台币1千2百亿的风灾特别预算、之前的“4年5千亿扩大公共建设特别预算”以及消费券等,这些用特别预算名义所举债的额度,已经超过年度总预算的15%。

他指出,台湾在95年、96年,预算是正的盈余。但从97年开始,编列很多预算,都是赤字。虽然台湾政府发债以国内为主,但主权评等代表国家的债信,一旦台湾因为财政赤字而被调降主权评等,恐会增加企业海外发债的成本;换句话说,得要用更高的利率,才能吸引投资人购买。

财政部推出“中长期财政改革方案”

不过财政部指出,收支短差加上借新还旧,约占当年度岁出的14.6%,低于公债法15%的上限;累计债务余额4兆1,900多亿,占前3年GNP平均的33.2%,低于40%的上限;国际比较是除以国内生产毛额GDP,财政部计算结果占34%左右,但惠誉信评算的结果占50%,这是双方对债务定义的不同,惠誉信评加上了“非营业基金”的规模。

为解决财政赤字持续攀升,财政部研拟推“中长期财政改革方案”,提出债务管理规划,逐年降低政府举债额度。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