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见:有感于“一位老同志的谈话”

管见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9月7日讯】建国六十年,对中共而言是一个很重大的纪念日,而近一年多来,大事情真是出得不少。天灾人祸交织在一起,很是壮观,而对专制统治者,则犹如末日之象。

一年多来看到的好文章,也真是不少,其中颇具历史文献价值的,以笔者浅见,一是《新“天问”》,一是《二○○九匿名网民宣言》,一是《“六四”事件民间白皮书》。再则,是赵紫阳的成了书的《改革历程》,以及最近与其颇为类似又颇为特殊的《执政党要建立基本的政治伦理──国庆六十周年前夕一位老同志的谈话》。这位“老同志”,据推测应为万里,表现出中共高层开明者的反思或“批评与自我批评”,堪称难得。

对这样的反思或“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共一度装聋作哑,同时以更严厉压制民间社会作为报复。而民间“左派”则按捺不住满腔怒火,直率地将万里那样的开明元老,划入他们恨之入骨的“资改派”一类,痛斥是“造成当代中国三农问题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大倒退的炮制者和‘六四’暴乱分子的支持者”。“左派”如此对抗改革潮流,敌视八九民运,实在令人不齿。他们的思维定式,散发出改革前三十年的陈腐气息。

将改革开放视为“资改”,并非全无道理,因为资本主义在市场化改革中得以发展,是很自然的事情。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正在进入其长期发展的阶段。他们认为,工人“通过公社的政治组织形式,可以立即向前大步迈进”,然而他们知道,未来社会须“经过新条件的漫长发展过程”,因而否定了“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不断革命”论。到现在,“左派”们还是拒绝领悟马克思恩格斯否定“不断革命”的意义,天真地以为马克思学说出现即意味着资本主义终结。当今中国社会正在进入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阶段,他们的反应是惊慌失措,以为将改革开放贴上“资改”标签就完成了理论批判。他们拒绝“龙种”,甘为“跳蚤”,并引以为荣。

然后,中共也做出反应,与对付赵紫阳回忆录类似,又是通过“中通社”发表文章,对“老同志讲话”胡说八道一通,就算是有所交代了。其实,中共如今对于何为马克思学说,何为社会主义,乃至何为政治伦理之类,已懒得理会,它关心的只是现实中权力的垄断和运用。

那些开明的老党员沉痛反思,将中国共产党当年对于民主和进步的承诺与当今现实对比,莫不痛心疾首。中共御用文人将那个《谈话》斥为“伪造出来的伦理”。其实,倘若真是“伪造”,那就表明,这样的反思出自现实的民心,甚至是出自现实的中共党心,只是需要借助某“元老”之身份来传播而已。这对于中共而言,也同样可怕。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闭幕时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表示中共“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山”。这位自诩“伟大导师”的政治家,对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阶段,可以说毫无了解,硬是运用暴力和权力背弃了对新中国的承诺,中断了新民主主义,动手创造他的“社会主义”,结果,中共自己反而成了逆历史潮流而动、继承中国专制传统的新的“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

转自《争鸣》杂志2009年9月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管见:“普世价值”为难中共
管见:当心被自己脚下的障碍绊倒
管见︰中共坚决阻止中国走向民主
管见:看“新天问”,中国真的不高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