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專欄】 曹長青:中國高級記者是冒牌貨

曹長青

人氣 4
標籤:

十二月十二日,由北京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舉辦了一場題為「美國媒体与中美關系」的研討會,會議紀要近日在美國華文媒体發表后,很令人注目,因為參加這場討論會的有很多知名新聞記者。

中國方面,有新華社高級記者、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新華社高級記者、中國特稿社副社長熊蕾(他們兩位曾參与撰寫《妖魔化中國的背后》一書,該書對美國及美國媒体進行了政治大批判),以及中央電視台副台長等多位大陸新聞官員。

美國方面,有美聯社、《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等美國主要報刊駐北京的采訪主任等。

我讀了這份會議紀要的第一個感覺是,這不像一個有關新聞的專業討論會,而像一個政治批判會,因為從始至終几位中國官方記者都是批評美國,譴責美國媒体。

美國的社會制度以及媒体當然存在缺點,因為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事物。但眾所周知的是,美國的新聞媒体在世界上享受著极高的新聞自由,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第一句話就是保護新聞和言論自由。而中國大陸在最近歷年世界記者協會的評定中,都是全球新聞自由度最低的國家之一。

在這樣一高一低新聞自由度相差懸殊的兩個國家的「高級記者」有机會見面討論新聞時,絲毫看不到中國記者要向美國保護新聞的制度以及新聞同行借鑒點什么的愿望,有的卻是不斷抱怨和批評美國媒体對大陸的報導是「妖魔化」中國。李希光還把「妖魔化」定義為:看了這种報導后對中國產生負面的印象。

李希光和熊蕾等,不僅頭銜是「高級記者」(相當于教授),而且還在美國學習過新聞,但他們在評論新聞報導時,卻不顧基本的新聞常識,不使用新聞標准,而是用政治和意識形態標准。例如,「妖魔化」作為一個標准与評斷,就是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的。如果李希光們認為美國媒体對中國的報導确實有問題,應該具体指出哪一篇報導不准備、不客觀;或者具体哪一段內容不符合事實、哪個數字不對等。不可以用抽象的「妖魔化」這种政治性、籠統化的定義來大而化之、一概定性。「妖魔化」這個詞外延很大,而且很模糊,在量与質上都缺乏清晰的界線,不能作為評論新聞(非常具体地涉及事實的文体)的標准。

如果說把批評中共、報導中國的負面与缺點當成「妖魔化」,那更是缺乏新聞常識。因為新聞的主要功能就是揭示報導負面和缺點,挖掘丑聞,而不是歌頌。如果新聞的主要功能是歌頌,那就不是新聞,而成了宣稱。美國媒体不僅對中國和其他國家有很多負面報導,對美國本身負面報導更多。例如《紐約時報》上對美國本身的報導,約百分之八十是負面的:車禍,搶劫、槍殺、經濟危机、政治丑聞、官場黑幕等等。美國最高法院一位大法院曾對此感嘆說,只有看体育版,才有點鼓舞人心的正面消息。但這正是新聞的功能,新聞的角色,新聞作為獨立于三權分立之外「第四權」的力量所在。正是有這樣的新聞,民主才有保障,一個社會才能健康。

當李希光、熊蕾們發表那些違背新聞基本常識的講話時,只能再次証明他們的「高級記者」身份是靠擁護中共扼殺新聞自由的制度獲得的,實際上他們是新聞界中的「低級」冒牌貨。

一月五日于紐約

相關新聞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名家專欄】摧毀共產主義從各州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