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數港人不浪漫戀愛為結婚

雖說初戀甜蜜 少有一見鍾情

人氣 20
標籤:

【大紀元2月10日訊】星期三就是西方情人節,不少戀愛中男女都會趁這個日子追求浪漫的一刻。不過,岭南大學調查港人戀愛觀念卻發現,大多數港人的戀愛都是乏味、不浪漫、沒有一見鍾情,談變愛次數平均不足三次,甚至在情人節送禮物的戀人也不足一半。 

苹果日報報導, 有研究青少年戀愛問題的學者指出,香港人談戀愛以結婚為依歸,比想像中現實和保守;同時,朋友間談論戀愛問題時就開放,自己墮入愛河時就保守,有如「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

逾半初戀 在青年期

本報委托岭南大學意見調查部,在上星期用電話隨机抽樣,訪問了五百四十名十八至五十歲的市民,關于他們的戀愛觀念。調查結果顯示,逾五成人在十五至十九歲發生初戀,兩成半在二十至二十四歲初戀(表一)。初戀的滋味,逾七成感覺是甜蜜,不足兩成認為不甜蜜。

六成半人都說現在或最近的戀人不是一見鍾情,只有約三成人是一見鍾情。港人的戀愛經驗亦不算丰富,平均每人有二點六七次,七成多人有三次或以下的戀愛經驗(表二)。最短一次戀愛平均維持十個月。

五成多人說自己或戀人都不浪漫,但近八成人卻認為現在的戀情是甜蜜。此外,近六成人有打算与現在的戀人結婚。這反映港人拍拖是有意結婚,但拍拖過程并不浪漫。

在選擇戀愛對象的條件方面,只有一成人是不講任何條件,是浪漫的表現;但大多數人的選擇,最注重是人品,其次是合眼緣或有感覺,再其次是外表、學歷、收入、才華(表三)。

談論開放 戀愛保守

有研究青少年戀愛問題的浸會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趙維生說,上述調查結果令人詫异,香港屬于一個活潑、開放的社會,但港人談戀愛卻是保守、不浪漫。趙維生指出,外國文化中,談戀愛是很美、很浪漫的事,不會一開始就視作終身對象,要待相處久了,覺得适合才談論婚嫁。但香港人則把戀愛与婚姻等同。調查結果指出,港人選戀愛對象以人品、學歷、收入排列較前,足証明港人的戀愛期望是尋找結婚對象,因此拍拖時較謹慎,欠缺浪漫。

雖說香港是西化的社會,但思想上的改變行為快;因此,大家談論戀愛問題時很開放,但實際談戀愛時就保守。

戀人送禮 首選飾物

調查又指出,現有拍拖的被訪者中,不足一半人會在今年情人節送禮物給戀人,首選禮物是首飾,其次是衣物、花、食物(表四)。禮物的价值大多數是三百至七百五十元。去年情人節,亦有逾半數人沒有送禮物給戀人。

被訪人數:540人18-50歲

資料來源:岭南大學意見調查部


    相關文章
    

  • 專家:自殺非解決方法 (2/8/2001)    
  • 情人節商戰在即 百貨商家瞄准有情男女 (2/5/2001)    
  • 打破緘默談感情 關之琳坦言不想結婚 (2/5/2001)    
  • 痴男割脈以明志 痴女阻止受重傷 (2/5/2001)    
  • 為什么戀愛中的男人比女人聰明 (2/5/2001)    
  • 与五部賀歲片的“親密接触” (1/19/2001)    
  • 陳慧琳竹野內丰演繹新世紀戀愛情故事 (1/17/2001)    
  • 美國電影《男孩不哭》原型母親起訴警長 (1/14/2001)    
  • 連云港一青年強奸前女友被判7年 (1/13/2001)    
  • 中國婦女報:現代愛情的三不主義 (1/6/2001)
  • 相關新聞
    中國婦女報:現代愛情的三不主義
    連云港一青年強奸前女友被判7年
    美國電影《男孩不哭》原型母親起訴警長
    陳慧琳竹野內丰演繹新世紀戀愛情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