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奧”胜算几成?

伊銘(紐約)

人氣 1
標籤:

隨著國際奧委會(IOC)前來檢查2008年奧運會申辦工作日期(2月21日至24日)的臨近,北京官方以及民間也把申辦的气氛推向高潮。北京街頭有關“申奧”(申請奧運主辦權的簡稱)的廣告牌触目皆是,民間亦以此為熱門話題,即便在中國新年期間也未曾稍減熱情;即便是白雪覆蓋紫禁城,也絲毫不見寒意。

北京市市長劉淇日前在向北京市第11屆人大第四次會議做報告時表示,今年是申辦奧運的決胜之年,必須更加廣泛地動員北京力量,舉全市之力,扎扎實實做好各項申辦工作,打好申奧攻堅戰。劉淇的報告既凸顯了中南海爭取2008年奧運主辦權的意志,也是在向北京市民發出有關申奧的最后決戰的動員令。北京民眾已為之熱血沸騰,据蓋洛普(中國)咨詢有限公司最近進行的一次調查結果顯示,94.9%的北京市民支持北京申奧,其中絕大多數希望成為志愿者為奧運會服務。

北京的申奧准備工作當然不全是豪言壯語,到目前為止,至少通過以下几點物質准備顯示志在必得的決心。首先,為了讓北京市順利爭取到申辦2008年奧運的活動,中國環境保護總局宣布當局預定在未來八年,投入1000億人民幣的資金,整治北京市的空气污染問題。北京市嚴重的空气污染一直被認為是申奧工作的大敵,煙霧迷蒙、沙塵扑面、遮云蔽日,几乎成為北京的代名詞,雖几經治理,似乎并無多少改觀。

其次,北京的中國文化藝術演出公司中國新年前宣布,將以1000万美元出場費,邀請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多明戈及卡列拉斯今年6月前來舉辦大型演唱會,為北京申辦奧運打气。据聞,這項被形容為“民族工程”的計划經過近三年的籌備,其間一波三折。今年6月正是北京申辦奧運會的關鍵時刻,三大男高音在紫禁城里開唱,西方的古典藝術,加上東方的珍貴古建筑,譜成前無僅有中西藝術盛會,當然非同凡響。至于意義,就像請成龍作為“申奧大使”一樣,為了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了解世界。(轉自<<聯合早報>>)

此外,北京還悄悄掀起了全民學英語運動、申奧“有我一個”運動以及廁所革命。

首輪投票北京榜上有名

依目前國際体育新聞的主流看法,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似有眾望所歸的條件及气勢。人口不到2000万的澳大利亞,已先后主辦過兩屆奧運會(第16屆墨爾本奧運會和第27屆悉尼奧運會)。在上次申辦2000年奧運時,北京以二票之差輸給悉尼,令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中國民眾情難以堪。上次申辦奧運的失敗,曾讓中國奧委會久久不再談申辦奧運的話題,甚至薩馬蘭奇曾暗示并鼓勵中國再申辦2004年奧運,但是,北京當局不愿再傷一次廣大人民的感情,因此未再出馬申辦。結果,反倒讓希腊的雅典檢了一次便宜。

去年8月28日,國際奧委舉行首輪投票,北京、巴黎、大阪、伊斯坦堡、多倫多等五個城市進入初選名單,泰國的曼谷、古巴的哈瓦那、埃及的開羅、西班牙的塞維亞、馬來西亞的吉隆坡等五個參加申辦的初選者,則給刷了下來。此次申辦奧運采取預賽淘汰制,主要受了2002年鹽湖城冬季奧運會賄選國際奧委丑聞案影響。國際奧委經過檢討后,決定以速戰速決的新辦法,減少申辦奧運的城市,讓不具良好條件的城市盡早淘汰出局,免得浪費其時間及申辦的金錢資源,更為了杜絕行賄受賄陋習。

北京有胜算也有障礙

初選入圍的五大城市,北京、巴黎、多倫多都是超級大都市,大阪雖不如日本的東京,但是商業發達繁榮的情況,在全球屈指可數。第五個入圍的伊斯坦堡,已經連續申辦失敗兩次,但仍然卷土重來,國際奧委基于其鍥而不舍的精神,給予入圍鼓勵。比較起來,雖然北京的呼聲較高,但國際奧委會的專家們從技術上對北京的評分并不高。就連北京申辦委副主席劉敬民也坦承,北京的“申辦還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北京的优勢在于:一、北京是充滿生气的城市,而中國為人口最多的國家,擁有悠久的歷史以及充裕的經濟實力;二、中國同時還是一個体育大國,在2000年奧運會上取得了28面金牌,僅次于美國及俄羅斯;三、北京上次申辦奧運以微小差距失敗,后來發現主要由于悉尼市政當局曾以賄賂等手段謀求奧運委員的支持,從道義上講,國際奧委會總覺得“欠了北京一次”。

不利因素除了環保、通訊和交通等方面制約外,還將受到美國阻撓。美國民主党眾議員藍托斯稍早時候曾向眾院提案表示反對,藍托斯強調,北京人權紀錄令人憎惡,“它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糟。在北京舉行奧運与奧林匹克精神完全不符合。”藍托斯的這項提案已得到共和党眾議員寇克斯的連署,該案能否在國會付諸表決,表決能否通過都不得而知。雖然藍托斯的提案即使通過,也不具約束力,但是在國際社會造成的影響則不容忽視。

所幸國際奧委會主席薩瑪蘭奇要求2008年奧運舉辦城市審查小組排除政治考慮,只針對技術問題來思考、評估,對北京出線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多。此意謂申辦城市審查小組將不會調閱中國的人權資料,也不會以人權做為北京是否适合舉辦奧運的依据。2008年奧運主辦城市究竟花落誰家?今年7月國際奧會執行委員會將在莫斯科開會決定。不過可以肯定,倘若北京胜出,則意味著首都北京乃至整個中國大陸將有持續八年的奧運狂熱,經濟上也將作出巨大付出;倘若申奧失敗,民眾灰暗的情緒難免如沙暴在北京的天空揮之不去。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不搞惡性競爭 北京申奧報告今抵洛桑
澳大利亞主流媒体贊賞北京:以誠實申奧
七旬老翁九旬娘 騎車申奧游全國
申奧片的幕后新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