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科學技術取代主義紛爭

吳康民 (全國人大港區代表)

人氣 3
標籤:

蘇聯解体、東歐變色,共產主義的實踐重責,已落在中共身上。共產主義從理論走到實踐,有沒有修正完善之必要?它与資本主義能否并存共容,甚至互補不足?素以敢言見稱的左派健筆吳康民,在世紀之初為文,就兩种主義回望過去、展望將來,其中不乏發人深省之處。──明報編者


(二十世紀反思二之二)

關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爭論,過去是中國理論界的家常便飯,改革開放以后,姓「社」(社會主義)姓「資」(資本主義)的爭論,也綿延不絕,這是中國特色──不戴人家一頂資本主義帽子,便不能表示自己正确。「左」禍不絕,至今仍是中國重要的「內耗」。有誰會想到,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在美國也有一場姓「社」姓「資」的爭論呢?

二十年代美國出現一場嚴重經濟危机,三十年代羅斯福(Roosevelt)總統上台執政,實行以國家干預為主的新政(Newdeal)。反對派攻擊羅斯福的新政滲透了社會主義甚至共產主義。羅斯福對反對他的人說:「為什么我們非要把自己說成是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呢?美國是一個大國,完全可以容納好几种同時并存的制度。」經過羅斯福的一場深刻的經濟改革,美國獲得了發展的強大動力,終于成為執世界牛耳的第一經濟大國。

圖: 馬 克 思

資本主義并未「垂死」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應該說資本主義國家的确滲入了若干社會主義因素,如高福利、失業保障、高稅率的「劫富濟貧」等等。而社會主義國家,也有了不少資本主義成分,如私營企業、引進外資等等。這有什么不好呢?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緩和了社會矛盾;社會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發展和繁榮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律,總吸收了有利于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因素,哪管它是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

像北歐、加拿大、澳洲和新西蘭這些中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地區,福利很好,抽稅很重,所以一般人都可以得到溫飽,而做生意要求暴發暴利卻很難。就我的實地觀察所得,他們貧富懸殊的情??還沒有香港和內地嚴重。它們的中產階級龐大,法治健全,階級矛盾并不如想像中的突出。

社會的演化并不說明資本主義是「垂死」的。當代資本的積累得力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更新,多過剝削勞動者的「剩余价值」。

經濟全球化与世界和平

「不管白貓黑貓,能逮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發展是硬道理」等等理論就是這樣來的。而且也經過二十年的實踐,証明它是有成效的。在中國,如果不是整天糾纏在姓「社」姓「資」的內耗,以及某些領導人怕「右」的心理作祟,中國的經濟發展要快得多。

現在世界經濟趨向全球化,高科技把人類推進到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中國要參加世貿,要簽署國際人權公約,合作代替對抗,主義的爭端可以擱在一旁。剩下來的,只是美國的霸權主義有沒有收斂罷了。

但是世界還是有許多火种──种族和宗教衝突、貧窮國家的人口問題,還困扰吁許多國家。像以巴爭端影響了中東一大片、窮困和人口爆炸造成了印尼的暴亂、南美和非洲也不太平。

馬克思、恩格斯早就認為,沒有生產力的發展,就只有貧窮的普遍化。在极端貧困的情??下,就必須重新開始爭取必需品的斗爭。而只有隨吁生產力的普遍發展,人們之間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來。由此可見,幫助貧窮國家發展經濟,是建立經濟全球化和持久和平的必經之路。

「大同世界」曙光可見

展望前程,雖然并非坦途,但「大同世界」的曙光可見。科學技術為社會增值超過武力搶掠花的代价,雖然意識觀念的差异和猜疑仍然牽引吁弓弦,但和平的呼聲總蓋過了戰爭的叫囂。小戰漸漸消亡,大戰可以避免,二十一世紀不會是一個戰爭的世紀。

鄧小平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他十二年前的這話說得對极了,近几年的科學技術的飛躍,更証明他的遠見。二十一世紀的科技發展無可限量。回過頭看,誰能預見這十年來電腦運用使人類進入如此快速的信息時代呢?

二十一世紀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們摒棄舊觀念,樹立新思維。人家要扣你的帽子,目為异端邪說也罷,社會總要進步,歷史不是事前規定好的,而是需要后人去評說。

(轉自<<明報>> 3/12/2001)


    相關文章
    

  • 吳康民:二十一世紀應有的前瞻 (3/12/2001)    
  • 中國經營報: 什么是中國股市的本來面目 (2/18/2001)    
  • 數字鋼琴在青島音樂廣場亮相 (1/12/2001)    
  • 橫濱乒戰玄机四伏 巡回賽總決賽預演世乒賽 (1/8/2001)    
  • 中華第一巨印 (1/4/2001)
  • 相關新聞
    中華第一巨印
    橫濱乒戰玄机四伏 巡回賽總決賽預演世乒賽
    數字鋼琴在青島音樂廣場亮相
    中國經營報: 什么是中國股市的本來面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