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指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決定

人氣 9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7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二十七日電) 台灣總統陳水扁接受香港信報專訪時指出,台灣的未來、海峽兩岸的關係,只有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才擁有最後選擇權、決定權。

  陳水扁日前在台北總統府接受信報執行總編輯陳景祥專訪,有關專訪內容自昨天起陸續刊登。在今天刊登的最後一部分內容中,陳水扁主要談到台灣未來、兩岸關係、台灣經濟及香港問題的看法。

  以下轉述陳水扁總統回答該報有關台灣未來及兩岸關係的重要對話:

  記者:對於統一的看法,你曾經公開說過香港的「一國兩制」不適合台灣,目前你看兩岸談判的前景,短期內有沒有條件重開統一談判?

  陳水扁:我相信台灣的未來,兩岸關係何去何從,會有甚麼發展變化,不是任何一個政府、任何一個政黨、團體和個人所能夠片面決定的。對於台灣的未來,兩岸的關係,只有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才擁有最後的選擇權、決定權。

  台灣是一個民主的國家,必須要尊重人民意志的選擇和決定,這就是民主的真諦和精神。所以我們認為,所謂的「一國兩制」,所謂的香港或港澳模式,以台灣人民在歷次的民意調查中顯示,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港澳模式或「一國兩制」。所以今天除非你不尊重民主、背棄民意,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自由意志和追求理想目標不能受到漠視。

記者:當選一年後,你看兩岸問題是向前發展了,還是倒退了?你的期待能否落實?還是愈來愈遠了?

  陳水扁:去年三月十八日總統大選之前,兩岸的關係是甚麼樣,如今的關係又是甚麼樣,即三月十八日前三天,三月十五日,朱鎔基總理講了些甚麼話,今天兩岸的關係又是甚麼樣,大家可以作一個對比。

  過去中共當局對民進黨,對我個人,有很多的偏見,有很多的扭曲、誤會,今天很清楚的又是甚麼一個情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天兩岸關係沒有惡化,沒有退步,而能夠趨於穩定,這就是最大的成果,也是我們感到比較欣慰的事情;可以粉碎,可以破除在選舉前對我們的誤會。我覺得這是一年來我們以柔弱勝剛強,以善意、誠意來試圖改善兩岸關係所作的努力和付出,已有一些成果。

  記者:你以前也說過,對於去大陸是有意願的,你也曾經邀請大陸的一些人來訪問 是不是這樣也可以作為一種誠意的表現?對於兩岸層次較高的官員互訪,在最近有沒有可能實現?

  陳水扁:我們沒有改變過,我們仍然歡迎江澤民主席、朱鎔基總理、汪道涵會長能夠有機會到台灣來,來跟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一起來分享我們的經濟奇蹟跟政治成就;沒有任何的預設立場,也不限定時間跟地點,我們隨時歡迎中共的領導人能夠到台灣來。

  當然如果有機會,個人也不排斥能夠跟中國大陸的領導人接觸和對話,希望能夠有機會,就如何提升、改善兩岸民眾的福祉,作進一步攜手合作。

  記者:有關「三通」的發展,從「小三通」到「大三通」的進程,現在的發展怎樣?

  陳水扁:在台灣國家安全的大前提可以確保之下,我們相信依照市場的法則,互惠原則,我們願意重新檢討過去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所以,接下來兩岸加入WTO以及經貿關係的正常化,「三通」的議題,是必須要勇敢面對,所以我們作了一些努力,展現誠意跟方向,就是先推動「小三通」,作為走出「大三通」的第一步,可惜很遺憾,對岸興致缺缺,甚至刻意抵制,不讓「小三通」這樣一個良法美意能順利圓滿的推動,效果當然會受到限制。

  今天如果連「小三通」中共都沒有辦法拿出誠意跟善意,坐下來跟我方作對話協商以配合,那你說,要推動、要完成「大三通」,如果大家沒辦法坐下來,彼此沒辦法對話,互相沒辦法協商,你說,光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要推動,要來完成「大三通」,有可能嗎?我相信答案相當清楚。

  但是我們並沒有放棄,我們要來規劃,要來推動,要來完成「大三通」這樣的既定政策。但是不是我們可以片面決定,也不能一廂情願。

  記者:大陸經常提出批評,說你對中國人的身分和稱謂有所回避,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陳水扁:我相信今天不是要整天教人家講是那裡的人,或者自稱是那裡的人,整天在玩這些遊戲,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作為中華民國的國民,要維護和捍衛的當然是國家的主權、尊嚴和安全,這是毋庸置疑的。不能說要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或者政府,去要求另一個國家的人民、政府、領導人一定要跟他們講相同的話。我們有我們的主權,我們的尊嚴,也有我們安全上的考慮,我們的堅持。

  記者:但請允許我再問,你是否願意正面回答你是中國人?

  陳水扁:我相信,在國際上很多人講中國人,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相信我們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是中華民國的國民。

  記者:最後想請你說一下,目前兩岸還不能展開會談,你希望向大陸方面傳達甚麼信息?

  陳水扁:我可以講的是,很遺憾的是,對岸在去年總統大選之前作了錯誤的評估,也作了錯誤的判斷。但是一年之後的今天,他們對台灣的誤會跟不了解,仍然沒有太大的改善。我並不認為中國大陸那麼多團體,那麼多的機構,那麼多的人在研究台灣,但結果並不了解真正的台灣。他們不了解民進黨,也不了解陳水扁。所以他們沒辦法從幾次的錯誤判斷得到教訓;他們喜歡聽一些他們想要聽的話。其實那一些並不是代表真正的台灣。很多人去了,講了一些他們想要聽的話,他們以為那是代表真正的台灣聲音,其實他們錯了。

  記者:你覺得大陸為台灣設下一個統一的時間表,然後進行倒數,要求你們配合這個時間表,你會如何回應?

  陳水扁:正如我剛才說,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政府、政黨,任何一個團體、個人,都沒有任何權力為台灣人民做任何決定、都沒有資格替台灣的未來作任何選擇。我相信兩岸問題需要透過對話的方式和平解決,不是以所謂的文攻武嚇或定下時間表,強壓在人民身上,這絕對不是民主的表現,也不是尊重民意的表現。

  記者:台灣不接受「一國兩制」,但也有學者提出聯邦或邦聯的構想解決統一問題,你有何看法?

  陳水扁:我相信任何的兩岸關係、架構,都要由人民來做最後的選擇和決定;但很清楚,剛才提出的幾種模式,中共當局之前完全持否定態度,連討論的可能都沒有。

  記者:對「一個中國」的議題兩岸爭議了很長時間,大陸認為台灣承認了「一個中國」的前提,一切都好談,你對此有沒有最新的看法?

  陳水扁:這是長期以來一直沒有辦法解決的重大爭議,很清楚的,所謂「一個中國」的原則,如果指中國只有一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我相信不要說我陳水扁,包括連 (戰) 先生、宋 (楚瑜) 先生,我敢相信,我敢保證,他們也不可能接受。所以問題就在這個地方,所謂「一個中國」是甚麼,為甚麼大家有疑慮,為甚麼大家有不安,為甚麼大家不接受,就是因為「一個中國」的涵意和內容事實上是沒有辦法得到台灣人民的認同和支持的。

  記者:「一個中國」的涵意如果是回到「汪辜」會談的共識,即各自表述,是否會較容易接受,避免剛才說的在認知出現差距?

  陳水扁:所謂九二年的「汪辜」會議有沒有一個共識,其實到現在為止還是莫衷一是,所以過去台灣政府有一種說法,但是中共當局不接受,這是一個事實,是國民黨的說法,是親民黨的說法,是新黨的說法,中共也是不接受的。

  所以今天很清楚,就是因為有歧見,就是因為有爭議,這是為甚麼我必須要提出的,必須要擱置爭議,才能夠對話、交流。只有對話與交流,才可能減少爭議,或者化解爭議,否則動輒要附帶條件,要在某些前提、條件之下進行一些事情,那麼問題就會永遠耽擱在那邊,沒有辦法獲得改善。

  去年「五.二零」我在就職演說中說,兩岸的領導人、政府,絕對有智慧、有創意,可以依照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上,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這樣的主張,這樣的一個希望,目前並沒有改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快訊﹕美國可能讓陳水扁會見國會議員 (4/26/2001)    
  • 陳水扁:如果中國撤除飛彈 台灣就可節省軍購費用 (4/26/2001)    
  • 吳乃仁再談聯合政府 在野黨指分化 (4/26/2001)    
  • 台灣藝人演阿扁 走紅亦遭恐嚇 (4/26/2001)    
  • 陳水扁總統:維護兩岸和平是我的天職 (4/26/2001)    
  • 美高層透露 : 將發給陳水扁過境簽證 (4/26/2001)    
  • 布殊煽動北京台北軍備競賽 (4/26/2001)    
  • 陳水扁會晤德副議長 談論美軍售與海峽和平 (4/25/2001)    
  • 陳水扁會見金庸 坦言女兒陳幸妤是標準的金庸迷 (4/25/2001)    
  • 陳水扁十一月份可能出訪丹麥 (4/25/2001)    
  • 陳水扁總統:執政一年軍售案獲突破 (4/25/2001)    
  • 夾縫中的台灣:外交折衝與戰略考量 (4/24/2001)    
  • 陳水扁五月出訪中南美,隨行人數達二百多人 (4/24/2001)    
  • 臺南一中臥虎藏龍 陳水扁李安乃學長學弟 (4/24/2001)    
  • 陳水扁總統親赴台南探視李安 (4/23/2001)    
  • 物理奧林匹亞競賽揭幕,馬英九刻意避開陳水扁 (4/23/2001)    
  • 華爾街日報:李登輝訪日與美行程具政治意涵 (4/23/2001)    
  • 金庸抵台 將拜會陳水扁 (4/22/2001)    
  • 謝東閔追思會 扁李會面8秒鐘 (4/22/2001)    
  • 陳水扁的兒子即將入伍當兵 (4/21/2001)
  • 相關新聞
    陳水扁的兒子即將入伍當兵
    謝東閔追思會 扁李會面8秒鐘
    金庸抵台  將拜會陳水扁
    華爾街日報:李登輝訪日與美行程具政治意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