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北基免試名額少 台家長團:比照繁星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北北基100年共辦免試入學,共有200多所公私立國中,因台北市明星高中釋放出名額僅5%,加上只有全校40%能參與免試入學,門檻過高。全國家長聯盟(以下稱全家盟)理事長林文虎表示,這樣的分配將再度形成教育中的「種性制度」,不如效法大學繁星甄選精神,讓每所國中都有1人能進明星高中,否則就全數回歸基測。

北北基共辦免試入學,因明星高中名額過少,引起不少反彈,全家盟批評,無論是免試入學或12年國教,首要解決的是要讓80%的孩子,不要陷入瘋狂激烈的考試競爭,而且全國只有北北基設立門檻,且又只釋出5%的超高標準,早已失去免試意義。

門檻40% 教育界種性制度

林文虎指出,今年免試入學,教育部的意向表示,所有學校報名都不得設立門檻,假如申請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就由抽籤決定。他發現目前為止,似乎只有北北基公立高中設下成績前40%才能參加的門檻。

他批評,這樣的門檻根本是教育界的「種姓制度」,需要免試入學的本來就是中後段的學生,或是擁有音樂、美術、家政等特殊專長學生的升學管道;此門檻一訂,使原本頂尖的學生占去名額,讓應循此途徑入學的學生反而不得其門而入,阻絕需要免試管道的孩子。

他表示,應該讓每個國中都有機會,提供一個名額,要不然明星學校還不如不要提供任何免試入學的名額,讓會念書、喜歡念書的回歸基測成績登記入學的模式。尤其北北基將PR值設為40做為門檻,就好像是將學生分為兩種,40以下的孩子好像就被歸類是會霸凌或被霸凌兩種。

至少每國中1名額

全家盟舉例,前3志願如建中,分給基隆名額僅2名,但基隆市有多少國中,競爭將會有多激烈,分配名額實在過於懸殊,林文虎認為,至少要讓每個國中有1個名額,否則就是退出免試,直接以基測篩選。

台北縣中小學家長協會理事長王欽益表示,爭這些名額根本沒有意義,應該積極推動的是高中職社區化,教育部規定釋放名額在5%到35%的範圍,但明星高中卻都訂在下限。協進會主張,第一年應開放1/3、第二年2/3、第三年全開放,如果辦不到,應該就連5%都不要。

北市教育局:名額依新生人數擬定

對於家長團體的質疑,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林信耀回應,各高中所釋出的名額,也是根據前3年各高中新生人數的比例所擬定;教育部推動這重大政策,是採「漸進式」、彈性和穩定的作法,由試辦到擴大期、再全面實施。

他也澄清,北北基免試入學,主辦單位是台北縣不是台北市,這些門檻、名額和在校成績採計原則,都是三個縣市多次共同會議下取得的「共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