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辛亥百年 馬英九:《蔣中正日記》是關鍵資料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北報導)「《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2日於台北召開,馬英九總統致詞表示,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明年是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慶,先總統蔣中正早年參加辛亥革命,20世紀重建中國的過程幾乎無役不與。他認為,民國的歷史不應因民國38年的政治改變而中斷或低估,「《蔣中正日記》一定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扮演關鍵性角色」。他希望歷史研究沒有禁區也沒有忌諱,學者專家能利用原始資料進行研究。

馬總統指出,蔣中正從1920年代至70年代,一直是民國政治的主要領導人,這段時間也是中華民國真正成為一個「近代國家」重要的形塑過程;蔣中正從辛亥革命,歷經北伐、抗戰、戰後中國一直到台灣各個時期,與中華民國的歷史發展息息相關。

馬總統說,《蔣中正日記》共55冊,涵蓋自民國6年至61年超過半世紀的紀錄,在世界領袖中幾乎絕無僅有。他對蔣中正持續寫日記驚人的恆心與毅力非常感佩,蔣中正在民國史的研究上雖有各種評價,但他的歷史地位是禁得起檢驗的。

馬總統表示,蔣中正早年參加辛亥革命,20世紀重建中國的過程幾乎無役不與,他雖然未曾親炙先總統的風采,但從歷史文獻、報導中,發現蔣中正有幾項鮮明的特色:

一、蔣中正的確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早年稱國父為「中師」,民國11年陳炯明叛變,保衛孫總理,乃至北伐掃除軍閥、奉行三民主義、建立五院制國民政府,推動行憲計畫等,無一不是在實踐國父遺志。

二、蔣中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民族主義者。晚清以來帝國主義者的侵略讓他刻骨銘心。「五三濟南慘案」後,他隱忍日本的凌辱,只能在日記上不斷寫著「雪恥」二字以為惕勵。在第二次中日戰爭前,蔣中正辛苦經營國力,「艱苦建國十年」,都可看出他煞費苦心。抗戰中,蔣中正身為領導者負起全部責任,在物質條件落後的情況下抗戰8年,令人敬佩。

三、蔣中正的形象絕不只是一個軍人。蔣中正在辛亥革命時是革命黨人,五四時期可說是「五四青年」,北伐為中國的統一奠定基礎,也確立他在民國史上的地位。蔣中正一生軍務倥傯,但讀書從無間斷,對西方理論亦有所涉獵。

他對於具有高度歷史價值的文獻得以公開並促進民國史的研究,表達肯定之意。他說,從開放「蔣中正總統檔案」,即一般人所熟知的「大溪檔案」開始,台灣在這方面的研究愈來愈開放自由,他希望歷史研究沒有禁區也沒有忌諱,讓學者專家能利用原始材料得出結論。

他指出,明年就是建國百年,民國的歷史不能因民國38年的政治改變而中斷或低估,《蔣中正日記》一定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扮演關鍵性角色」。因為讀過他日記的人都知道,他非常地誠實,他對自己的檢討,甚至是私德的檢討,都沒有任何隱瞞,因此他的可信度應該是相當地可以肯定!

他說,今天台灣的發展,已經超越當初所有革命志士的想像,但在享受自由、民主、法治的時候,也不能忘記這是許多先賢一步步打造出來的,應該給予應有的歷史地位。任何歷史人物都有許多是非功過,後人要作的是真實呈現歷史,同時呈現不同的評價,這是自由民主社會和學術研究必須遵守的鐵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