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纜車觀光新寵 畫餅到成真關關難過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7日報導】纜住商機專題報導(6)(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7日電)日月潭九族纜車帶起各地一波纜車熱。學者、官員表示,纜車系統像「進口車」,買進、維修都不便宜,加上多在生態敏感區,通過環評不易,從畫餅到成真,關關都難過。

九族纜車去年底通車,因為可以從空中鳥瞰日月潭,帶動不少民眾重遊日月潭,BOT 的業者荷包滿滿,讓不少地方政府將纜車視為重振觀光的利器,九份─金瓜石、合歡山、阿里山纜車都重新被提起,甚至受八八水災重創的寶來溫泉地區,也在研究以纜車做為替代交通設施並期許重振當地觀光。

對於各地方政府有意規劃纜車系統,交通部交通事業管理小組科長曾建民表示,「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建議地方政府要審慎評估,「最重要的是不要過分樂觀預估可帶動觀光人潮」。

以合歡山來說,雖然鄰近知名景點清境農場,但往往在降雪時才會湧進人潮,夏季景觀與清境農場附近差不了多少,如何帶進穩定的觀光人潮,就是一大挑戰。

在最近2、3 個月,至少已3次應邀擔任中部地區各縣市提出纜車系統評選委員,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系副教授李克聰指出,建纜車不是開蛋塔店,賣不好就收了,「開了就要保證能永續經營,財務會是大問題」。

纜車系統造價多少?以九族纜車為例,新台幣8 億元才拉了1.8公里,每公里造價超過4億元;已完工通車、又停駛的貓空纜車,興建時原物料較便宜,每公里造價也要3億多元。

除造價不低,因為台灣沒有纜車系統商,從硬體、軟低到維修人力培訓,全部要依賴外國纜車系統商,就像進口車一樣,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養得起,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蚊子纜車」。

有人潮、找到錢,還不一定保證可以蓋纜車。除了北投及貓空纜車因規劃、興建時間早,環評法未列入應環評項目外,現在每1個纜車興建都要先通過環評。

曾建民說,纜車塔柱所在地點多在山間、水邊,興建期間因道路開闢、施工勢必影響動植物棲息,通車營運時長時間產生的低頻噪音,也可能影響鄰近地區居民生活品質。為因應遊客湧入,勢必要增建遊憩設施,也會衝擊生態環境,「解決財務、人潮問題,環評又是大關卡」。

台灣地小人稠,但靠著政府幾十年來交通建設,幾乎已是「有人就有路」,但纜車能克服地形困難,使民眾短時間內從平地到達高山,提供替代性的交通選擇。

不少學者和官員都認為,「交通是本,纜車為輔」,各地纜車熱盼帶動觀光人潮,仍應正本清源,考量交通必要性及各種運具銜接問題,否則終究淪為畫大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