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的世界經濟改造計畫(3)

尼古拉.史登(Nicholas Stern)

人氣 6
標籤:

標準經濟學者的「折現」方法

大部分的傳統經濟學看待機會的價值,是依據它們能夠帶給身為消費者的個人的效用而定。從這個觀點來看,一個財貨或勞務的價值,是由社會「願意付出的價格」所決定,而且那些正在決定要不要付費的人,就是現在的世代。

經濟學家通常會很快地就從這裡,進入簡化的模型,在此模型中,整體社會福利的計算方式是,先將現在這個世代中每一位成員的效用加總,然後加上未來世代中每一位成員加權過後的效用,而權重是取決於我們將未來世代的福利「折現」的程度。

從這個介紹中(尤其是成本必須由我們來負擔,但是利益卻由未來的世代獲取的這個事實),很明顯地,我們願意給未來世代福利的「折現」程度,會大大地影響我們對於對抗氣候變遷行動,是否值得去做的結論。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關鍵但不同的問題是關於消費的折現:如果未來可以買到一個額外單位的某項財貨,那麼它的價值,應該比現在相同的一個額外單位的該財貨便宜多少(或貴多少)?財貨的「折現」,就是將此財貨的未來價值調整成目前價值的過程。

一個額外單位的未來價值和現在價值的比率,正是該財貨的「折現因子」(discount factor)。此項比率的大小,通常看我們所討論的是哪一項財貨:例如,如果環境財貨與勞務變得較為稀少,那麼它們的價值將會提高。

同時,這也取決於是誰讓出或重新獲得該項財貨──窮人們的損失,可能會被賦予較高的價值。折現因子降低的速率即是「折現率」(discount rate):它往往會因不同的財貨、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情況而有所不同。

經濟學家通常會藉由聚焦於整體的財富、所得、或消費(而非個別財貨的消費),以及考量所有世代的情況(而非考量每一個世代中個體的情況)來進行簡化。在這樣的模型中,他們找到兩項主要的原因,對未來一個額外單位的所得或消費,給予較少的權重。

第一個原因是,未來世代可能較為富有。這個想法來自於所得的「邊際效用遞減」現象──當你變得更有錢時,每一塊錢對於你的重要性就會降低。當然,這是一種價值判斷,但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可接受的折現理由。

然而,就在我們面對挑戰要去預測未來世代的財富,並讓這個預測跟我們現在的行動密切相關時,我們想要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折現,仍然存在許多分析上及概念上的困難。

我們現在對氣候變遷的種種作為,會改變未來世代的處境和所得,這同時也會決定折現率。因此,以為在這個脈絡下的決策是被折現率所左右,則是大錯特錯。反向也同樣存有很強的因果關係。

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思考的道德問題就是,為了這個理由,究竟該對財富和消費的增加折減多少。廣義來說,要回答此問題,通常採用狹義的社會功利主義觀點:從增加的社會效用來看,而這些效用取決於我們自身的消費。這種基於持續成長的消費的考量,正是《史登報告》的中心概念。

一個思考這個問題的方式,是透過以下的「假想實驗」。想像某甲有相當於某乙5 倍的資源。由於乙比甲窮,因此我們比較不會為了甲,而會為了使乙的收入增加,給予較高的社會權重。

但問題是,究竟該高多少?一種普遍被採用的方法是,設定某甲所得增加的社會價值,相對於某乙所得增加的社會價值,等於他們相對財富的相反。換句話說,由於某甲擁有相當於某乙5 倍的資源,因此,對於社會而言,增加某乙的收入會比增加某甲的收入「價值」5 倍。

對於我們所支持的這種重新分配政策來說,這個方法有非常具體的意涵。舉例來說,若我們從某甲那裡拿走100 英鎊,其中70 英鎊遺失或被燒掉,剩下30 英磅給某乙,那麼社會就會更好(70 英鎊的數字是隨機選取的,只要我們選擇任何一個低於80 的數字,這樣就會留下20 英磅給乙,也就是說,給乙超過從甲那裡所拿走的1/5,那麼上述的情形就會成立)。

當然,這並不表示資源應該要被遺失或燒毀—這麼說的目的是要點出,對不平等反感的強度。

假設我們認為剛剛提到的這個途徑,還不夠符合平等主義(事實上,這恰好就是像Partha Dasgupta,William Nordhaus 和Martin Weitzman 這些《史登報告》的評論者的主張),那麼我們可能會採取另一個也是普遍被採用,但較為平等的途徑—那就是,設定某甲所得增加的社會價值,相對於某乙所得增加的社會價值,等於他們相對財富的平方的相反。

換句話說,由於某甲擁有相當於某乙5倍的資源,對於社會而言,增加某乙的所得會比增加某甲的所得「價值」多出25 倍(5 的平方)。此一途徑意味著,若我們從某甲那裡拿走100 英鎊,其中任何低於96 英鎊的總數被遺失或燒掉,並將剩下的給予某乙,仍然會使社會更好。(因為某乙會收到比4 英鎊,或是比從某甲那裡所拿走的1/25 還多。)

其他許多針對可分配的價值的途徑都是可能的。然而,這兩個例子說明了,人們如何以非常格式化的案例,思考這些議題。這些例子與「持續成長的消費」的折現論點之間的關係是,可以將某甲和某乙兩者當作不同的世代,而非僅僅是兩個不同的個人──如果我們預期未來世代會比我們富有,那麼我們可以將自己想成是某乙,而把未來世代想成是某甲。

當然,還有許多複雜的因素,包括各種類型的財貨、各種類型的財富、所得移轉的抑制效應,以及這類的假設情況與實際的社會決策之間的關係等等。因此,大幅地考量各種道德途徑,以及每個途徑的不同版本,才是明智之舉。@(待續)

摘編自 《全球新政:氣候變遷下的世界經濟改造計畫》 如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川震紀錄片 《公民調查》香港放映
全黑環保Google原來是個山寨版
台搶綠能商機   電氣二輪車問世
廣州黃埔發現8千餘噸輪胎廢棄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