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版《蔣介石傳》獲萊昂內爾吉爾伯獎

人氣 789
標籤: , ,

【大紀元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美國前資深外交官、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研究員陶涵(Jay Taylor)的鴻篇巨著--英文版蔣介石傳記《委員長:蔣介石和現代中國的奮鬥》(英文書名:The Generalissimo: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獲得加拿大2010年萊昂內爾吉爾伯獎(Lionel Gelber)「促進國際關係與理解最佳圖書」獎。

據BBC報導,萊昂內爾吉爾伯獎設立於1990年,這一獎項是頒給報導、紀實文學作品。第一位獲得Gelber 文學獎的作品是漢學家史景遷的《追尋現代中國》。陶涵上世紀60年代派駐台灣,在美國大使館擔任二等秘書,之前在台中的美國務院華語學校念了2年中文,故不僅熟悉台灣事務,中文也有相當程度,在他長達30餘年的外交生涯,也曾任職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和美駐北京大使館政治參事。

蔣介石的功過

陶涵的筆下,其實蔣介石的功績包括統一中國、領導抗戰、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租界、以及讓中國躋身世界強國。

他說,連中國共產黨的文件也顯示中共在抗戰期間,除了「百團大戰」之外,並沒有真正地投入對日抗戰。而蔣介石當年沒有在「九一八事變」就宣佈對日抗戰,陶涵則認為當年國民政府的武裝力量與日本的軍事實力相比,猶如2003年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面對美國一般,無法抗衡。

陶涵覺得,蔣介石領導抗戰,所以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尊重。而且蔣介石在抗戰之前說,日本將會威脅亞洲的安全和後來的「共產主義威脅世界」論點,讓陶涵在書中評價蔣介石能「洞燭先機」。

「敗於讒言」

至於為何西方世界後來卻在國共內戰的時候,拋棄了蔣介石呢?

對這個問題,陶涵回答說,主要是二戰期間,蔣介石和美國派駐的軍事顧問、盟軍中國戰區指揮官史迪威交惡,而史迪威則是相信了周恩來告訴他的一切。所以後來西方國家看蔣介石,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到了史迪威看法的影響。

蔣介石撤退到台灣之後的執政,陶涵也說,起碼蔣介石為台灣奠定了後來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有限地開放了政治上的限制,為台灣日後的民主化培養了一定的條件,台灣的今天和蔣介石都是息息相關的。

《蔣介石傳》將會是權威之作

哈佛大學著名史學教授柯偉林(William Kirby)對蔣傳的評價是:「蔣介石的故事是如此巨大、複雜,和近代中國的歷史如此密不可分,以致一直沒能有一本好的傳記問世。現在陶涵終於寫出一本這位20世紀主要領袖人物極為生動、可讀的傳記,捕捉了蔣的一生和他所處的時代,這是比從前任何英文著作都好的一本。」

美國知名中國學者如沙特(Robert Sutter)、藍普頓(David Lampton)、黎安友(Andrew Nathan)等都對這本蔣傳給予很高評價,他們也都對蔣在近代中國的重要地位深深肯定。沙特說蔣是20世紀全球政治中「頂天立地的人物」(towering figure);黎安友說陶涵的蔣傳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會是「權威之作」(the authoritative work);藍普頓指蔣為台灣那個「受困的島奠定了民主統治」的基石。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英文書評﹕最後的皇后——宋美齡
燕舒龍:中共政法體制禍國殃民
芭蕾學生:神韻演出令人嘆為觀止
陳雲林南投行 排場像皇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