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馨:電影《阿凡達》的啟示

若馨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4月2日訊】隨著電影《阿凡達》的上映,人們對該影片的議論也是越來越多。

《阿凡達》的故事,可以說像極了中國大陸的暴力拆遷。「商業」者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對拆遷戶的合理要求充耳不聞,而某些地方政府的城管執法者則充當了房地產 商的「打手」,對拆遷戶是大打出手。

要讓人家搬家,你總得徵求一下人家的意見,並且給人家一些物質補償和給人家另外找一個「家」吧?一個人沒地方居住,也就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家」。沒有了家,也就沒有了溫暖和幸福。沒有了溫暖和幸福,活著就會失去希望和感到痛苦!但是對此,沒有良知的強勢的一方總是不屑一顧,他們絲毫不會考慮到弱者的利益,也絲毫 沒有什麼「憐憫心」。

哪怕像影片中傑克薩利說出,只要能給納美人Navi人找一個妥善安置的地方,他就去說服他們搬走。可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要求,也沒有得到他們的許可!強盜們慣用的 手段,就是使用暴力。於是,野蠻的暴力拆遷開始了。

在暴力拆遷的行動中,僱傭軍充當了衝鋒和打手。他們擁有金屬的鎧甲和先進的武器,他們所面對的則是一群手無寸鐵者。當他們開著機器肆無忌憚的橫衝直撞,碰倒了樹木和Navi人的家時,Navi人驚恐的睜大著眼睛,四處奔跑以躲開機器的碾壓和炮火 的轟擊。

強勢者忽略了善者的力量。為保護自己的家園,Navi人奮起反抗,在聖母(註:聖母是影片中「在維護生態平衡維護者」)的聖意輔助下借用火鳳凰之力助阿凡達集結潘多拉星球有反抗力的生命共同打敗邪惡。Navi人用最原始的冷武器去對抗先進的火藥和炮彈。看似力量懸殊的一場戰爭,最終卻以Navi人的勝利而結束,這也許就是自然 界的規律吧!仁者無敵。

但是在這裡我想從另一角度談談這個問題,也就是關於科學的話題。傑克薩利是一個善良的小伙,是因為科學研究被捲入了這場正邪之戰,最終幾位科學家的良知戰勝了高額研究經費的誘惑,他們毅然選擇了站在Navi人的一邊,幫助他們捍衛家園。科學規律本身對於人的利益是中性的,其對人的利害關係決定於人的應用。愛因斯坦曾說過:「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帶來災難,全取決於人自己,而不是取決於工具。刀子在人類活動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來殺人。」如何使科學成果造福於最大多數人,而消除或減少其對人類直接或間接的危害,這就體現了科學的道德和人文關懷。科學活動必須受到科學道德和一般社會道德的雙重約束。科學家的行為也需要由一些社會規範約束,也就是科學道德的約束,否則 就會產生種種越軌現象而不利於科學事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從影片裡,我們也看到了沒有道德約束的科技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災難,很像在無神論的中共治下的中國,黨的利益集團擁有整部武裝到牙齒的國家機器,他們所面對的則是一群手無寸鐵的真誠和善良的中國百姓,無休止的圈地運動和以消耗資源來維繫共產黨當權者的體面的開發,毀掉了多少百姓的家園和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隨之帶來的問題層出不窮,環境的污染、資源的破壞、生態的失衡,道德的敗壞,不一而足。可是這種高速發展的科技確實在短期內吸引和誘惑了世人的眼球,當人們看到中共之下的中國金碧輝煌的櫥窗工程,一會兒超豪華的奧運,一會兒超大規模的世博會輪番登場的時候,許多國家被中國13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所誘惑,反而忽視了良知和信 仰的力量。

所幸的是在許多有著正教信仰的國度,許多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這種思考體現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阿凡達》,《2012》都是以科學家良知的覺醒帶動他人的良知覺醒來演繹得救和希望的內涵。其他領域也有體現,例如,谷歌吹響了全球網絡自由的號 角……

可是很難想像在中國,那些喝黨奶長大的無神論知識份子怎樣擔負這種社會良心的角色,曾經聽說過一位高校院長責問學院的一位信仰法輪功的教師,「你是搞自然科學的,為什麼相信迷信。」當然他本人是優秀黨員,為黨權說話,他去申請的項目一般 都能申請到,可是真正踏實做研究的老師卻拿不到經費。

可以想見在這種被權利保養的無神論思想指導下的院長及其他手下的一群黨員教師能 培養出的什麼樣的學生。

愛因斯坦曾針說過:「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且產生熱 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對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鮮明的辨別力。」

誰來救救我們的孩子?誰來救救我們的中國?唯有明真相,退邪黨,奉勸中國大陸的那些執政者們,能以國家的大局和百姓的利益為重,快快解體中共流氓黨,腐敗黨, 才是真正讓我華夏民族揚眉吐氣,矗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義舉。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陳破空:高房價與硬實力
曹長青:《阿凡達》為何輸了奧斯卡?
「阿凡達」降臨引轟動
演完《最後一封情書》 亞曼達賽芙莉星運大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