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地圖書 大英圖書館獻寶

人氣 8

【大紀元5月9日報導】(大紀元記者黃怡安台灣綜合編譯)擁有豐富地圖收藏的大英圖書館,精挑細選了百餘件從古到今,尺寸、材質、功能各不相同的地圖,顛覆地圖作為地理研究的刻板印象。

大英圖書館地圖收藏部主任巴勃(Peter Barber)和策展人哈伯爾(Tom Harper)從大英圖書館26,000件地圖館藏中精挑細選出80件別具意義的作品,其中還有一些是首度公開展出。

這次展出的地圖製作年代上自公元200年,羅馬人在大理石上繪製的世界最古老地圖,下至20世紀,呈現了一部「地圖史」。

巴勃挑選了許多賞心悅目的地圖,材質從銀、大理石、木頭到掛毯等等,地圖上的裝飾更是包羅萬象,海怪、獵犬、天使吹出的一陣風,稱之為「圖像百科」也不為過,藝術性不亞於偉大的繪畫、雕刻。希望顛覆大家認把地圖作為地理教材的刻板印象,他說:「地圖可以是一門藝術」。

特展中不能錯過的,是據稱350年來第一次打開內頁地圖對外展示,號稱是全 球尺寸最大的書,這本1660年製作,內有37張世界地圖的大型書,是荷蘭商人克雷格(Johannes Klencke)送給英國國王查爾斯2世的禮物,據說搜羅了所有的地理知識。

巴勃表示,這本世界最大的書籍,長寬幾乎達190公分,需要至少 2位成人合力才能搬動。這本書因年代久遠,書頁脆弱,平常不打開展示,這次特展是民眾貼近觀賞的難得機會。

首次公開展品中還有1個1623年,由耶穌會教士為明朝皇室製作、中國最早的地球儀。它融合了中國與西方的地理概念。西方傳教士畫出歐洲及非洲,有別於將中國置於正中央的中國地圖。另一方面,地球儀已有子午線、磁傾角的概念,這比西方的認識早了許多。

巴勃說,遠古時代地圖很少用來展現地理,也非以實用性為主,自羅馬時代開始甚至更早, 精美與有價值的地圖就被掛在牆上,藉此展現擁有者的財力、品味及影響力,比方一個商業家莊園的地圖。當地圖成為地位的象徵,它就不是一般軍事研究地圖所能比擬的了。◇


全球地圖收藏量最豐富的大英圖書館,首次推出地圖特展,3/4以上展品都是首次展出。圖為1623年由耶穌會信徒為明朝皇室製作,也是中國最早的地球儀。(中央社)


全球地圖收藏量最豐富的大英圖書館,首次推出地圖特展,100幅精選展品。圖為1760年製作的廣東鳥瞰圖,港口停泊英國、瑞典、丹麥等國的商船。(中央社)


圖為公元200年羅馬人在大理石上繪製的世界最古老地圖。(中央社)

相關新聞
紐時:尼日獨裁政府倒臺 中共生意照做
南澳遭遇蝗蟲災害 農民棄地
興票案/藍討2.4億 橘限期提證明、道歉
街景能否公開 德國市民自己決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