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前荷駐台 胡浩德喜當台灣人 獲永久居留

人氣: 5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佩蓉台北報導)移民署14日下午將永久居留證頒給前荷蘭駐台代表胡浩德(Menno Goedhart),胡浩德神色愉悅的從署長謝立功手上接下永久居留證,開心的說:「我現在是台灣人了」!

去年8月,胡浩德退休,決定定居台南新化,繼續從事他熱愛的原住民文化研究。11月,瑞典前駐台代表畢恆利(Bystroem Stig Henrik) 8年任期屆滿,搶先胡浩德一步,取得台灣永久居留證,長住台北。而12月義大利駐台代表馬忠義(Mario Palma)任期將屆滿,希望再延一任,沒想到羅馬高層回以「台灣一堆人搶,很熱門,不可能續任」。


胡浩德伉儷與移民署署長謝立功合影。(攝影:李佩蓉/ 大紀元)


署長謝立功表示,很多駐台外交官深入台灣社會,了解台灣自由包容與台灣人「熱情、友善、親切」的特質,吸引他們留下來,他不感到意外。他也歡迎所有「愛上台灣」的朋友,只要符合基本要件,就可以長住台灣。

胡浩德將可愛的小孫女取名「胡安平」,可見他對台灣的熱愛。一樣是華人社會會不會想要住在大陸?胡浩德說,不會,他去過大陸很多次,台灣自由、開放和大陸差異很大,不會想要住在那邊。

2002年胡浩德派駐台灣代表,8年駐台期間,他循著17世紀荷蘭先祖的足跡,走遍台灣各地,發現鄒族和魯凱族有與荷蘭人所生的後裔,鄒族最多,大約有一半的鄒族人是荷蘭人後裔。


胡浩德伉儷與移民署同仁合影。(攝影:李佩蓉/ 大紀元)


2009年胡浩德入籍魯凱族,被霧台鄉魯凱部落接納為長老,取名「Daganau」,胡浩德還有其他原住民名字,阿美族的叫「馬耀」,泰雅族的則是「瓦旦」。胡浩德與和西拉雅族、卑南族也很親近,對原住民文化頗為著迷,原住民語講得比中文還要溜,是原住民的「紅毛親戚」。

2010年4月,胡浩德將任內走訪各地的深切體會,特別是原住民的歷史與文化,寫成「真情台灣」一書,以中、英文出版,並在台南赤崁樓舉辦新書發表會,將台灣的文化觀光產業介紹給外國友人。同時將該書版權收入,全數捐給遭受莫拉克風災的原住民。◇


胡浩德(攝影:李佩蓉/ 大紀元)

評論